小的时候,Lin的家和大伯家是住在一起的,在一个大锅里吃饭,爸爸、妈妈和大伯上班,奶奶和大妈负责做饭、持家。一到吃饭的时候,家里很热闹。孩子们围着锅台转,然后大人们先上桌坐下,喝一点酒。小孩子各自盛一碗饭,大人给夹一点菜,就坐在各个角落靠墙的小凳子上,自己吃。因为两家的孩子加在一起就多了,有时给孩子们夹过菜之后,桌上的碟子里也就没有多少菜给大人喝酒了。
说起来Lin的大妈是大伯的“童养媳”,很小的时候就“嫁”过来,和奶奶一起做事情,是奶奶一手带大,一手培养起来的,虽然没念过书,但是懂得很多传统文化知识。她做事麻利,做的菜非常好吃,亲戚们都夸她能干。
后来Lin这一代孩子渐渐长大,爸爸和大伯家就分家了,两家就从大屋子中间隔开,一边一半,也分开做饭吃了。爸爸经常学着电影里的一句台词,说两家人,不隔墙是一家人,隔着墙也是一家人。
姐姐是爸爸、妈妈的第一个孩子,因为是第一个,从小很受宠。她和大妈一个属相,从小就大妈就喜欢她。姐姐到大伯家那边去玩,大妈经常也留她在那边吃饭。
有一次,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妈妈让Lin喊姐姐回家吃饭,Lin兴冲冲地跑过来,喊姐姐。没想到,大妈大声对Lin说:你回去吧,姐姐今天不回去吃了,就在大妈这边吃了。其实本可以没心没肺地回家报个信儿就可以了。但不知怎么的,小小年纪的Lin就感觉自尊心受了很大打击。只觉得很尴尬地,脚不知是怎么挪出了大伯家的大门。依稀记得那天,外面下着雨,她貌似不在乎的,仰着头,很麻木的慢慢走,而不是赶紧跑几步躲雨着点雨快点跑回家。就这样,大约几十米的距离,感觉走了一个世纪。
这件事在Lin的童年记忆中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迹。
不知是不是因为有过那样的一次经历,让Lin对别人的尊重特别在意。后来上学,特别是上班之后,非常在乎受到别人的尊敬。如果当她预估可能没有预期的尊重或收到重视的场景,她可能就选择回避。有的时候甚至是条件反射。同样的境遇,别人可能完全没有感觉,而她会反应过度。有的时候甚至因此被认为“骄傲”、“不合群”。其实应该是她的内心没有安全感,担心得不到尊重。
Lin特别在意别人怎么评价自己。而她很多时候说话办事,也会过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希望让每个人都满意。更多的去满足别人,而很少想到来满足自己,让自己舒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懂得爱自己。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互动。当你越希望满足别人而失去自我的时候,你可能越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内心又更加需要别人的尊重。当得不到的时候,你就会很受伤。经常在别人完全无意识的时候自己伤害了自己。自尊与不自信并存,而有时候自信又变成了自傲。
Lin不知道别人是否感受得到,她自己经常演一场一个人的内心戏。当大家很欢乐的时候,她内心其实没有那么高的温度。而有的时候,她特别投入进去的美好时光,又感伤会很快失去,内心独自伤感,甚至会乐极生悲,暗自落泪。有点像林黛玉那样的多愁善感。
Lin有时也会自我安慰,自我调整。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只是你自己的内心世界在“风起云涌”“风云变幻”,与他人无关。他人有他人的世界,无暇像你一样的关注你自己。而相由心生,世界是你心里想的样子。你内心阳光,世界就充满阳光。周围的人也同样因你而阳光。
抛开不必要的忧虑,敞开心扉,打开自己。不记得是哪位名人说过的话:这个世界无非就是你笑一笑别人,再被别人笑一笑。别不把自己当回事,也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去拥抱这个世界,活自己的。如果你愿意,世界就是你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