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1万小时定律
关于如何习得专业技能,没有人能否认熟能生巧的意义。生性懒惰的我们总在寻找借口,试图回避练习。
不是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
比如:优秀专业演员的专业技能习得往往是3500小时,记忆类专家技能的习得也并不需要1万小时,而是数百小时。
成功与练习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虽然在其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却也会是一大影响因子。
比如:优秀科学家的平均智商在125以上,1997年一篇研究报告表明,医生,律师,会计的智商多数位于中上水平。
一些体育项目更是会对身高和身材有要求,这类身体特点上的差异,更不是时间和简单的练习可以弥补的。
总结: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有一些不用1万小时就可以成功,还有一些比如~身体,智商等一些隐形问题,即使练就1万小时也不一定会成功。
刻意练习的本质
究竟有多少人能够坚持1万小时,1万小时是否真的引向成功,坚持1万小时的关键节点,以及1万小时练习的本质。
核心观点:处于中上水平的人们,总有一种较强的记忆能力:长时工作记忆。
长时工作记忆正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才是刻意练习的指向与本质。
为什么身边不乏一些看似努力,其实没有成就的人。原因在于练习时,我们要采取阶段性进步,随时间和效果调整策略,有针对性和技巧性,不能机械地每日花上几小时,只为达成“1万”这个目标,却始终没能发现更为有效的训练方法,不能辨别并弥补练习中的漏洞,以取得进步!
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看起来很努力,有时候可能真的是在做给别人看,又或者只是完成任务而已,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都不以为然,所以既然我们现在知道有这样的理论和知识,那么如何学以致用,让自己实现目标,接下去就努力践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