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孙女一岁八个多月了,第二个孙宝宝快八个月了。我感觉二个孙宝宝在一天天地长大,与他们朝夕相处,我感受、我听见他们长大的声音,我仿佛看见生命的种子在发芽、冒出小苗的尖尖、叶子在一点点地长大、离花朵的出现一点点地接近。
我感觉他们生命成长的内在蓬勃之势在逐渐地一点点地呈现出来,我好像看见他们一生成长的一个个阶段,象舞台上帷幕一点点地拉开,显现出一个一个的阶段,他们每天一个面貌,每天有新的表现出现。
我作为奶奶,对生命、对他们的生命的呈现和呈现的节奏,既惊叹、欣喜,又惶恐,我担心,我担心我做得不妥,没有协助到他们,或者障碍了他们,或者我驾驭不了局面,或者我的协助与引导的能力不够与他们内在生命的蓬勃的成长之势相匹配。
今天(1月13日)下午去托儿班接大孙女回家。走路10分钟足够到家的,走了二个多小时才到家。为什么呢?因为小孙女要到这看看、那走走、这停留停留、那里感受感受,如此这般,在托儿班及我家附近的金鱼缸、商场、湖南三两粉米粉店、永和大王、地铁站、公交车站、停车场、马路旁、卖菜的、水果店、广场上等等来回地走了二圈多,如果继续随着她走,肯怕走三圈、四圈都有可能。
到托儿班接小小孙女,小孙女见到我,就跟我走。我觉察我的心理:见到、接到孙女是喜悦的,同时又是紧张的。我紧张她的意愿、想法和需要:她是不是又要去这里那里看,途经麦当劳时是不是又要买冰激凌。这里那里看,本来不成为问题,我愿意协助她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心,只是目前深圳的疫情有些发展,因为这几天每天都有新的阳性病例的报道,小孙女现在又不愿意带口罩。买冰淇淋,本来也不是问题,但是,听人讲这么小的孩子要尽量少让他们摄入糖的量。我觉察我的心理有积攒了几十年的道听途说和因此而产生的无限多的恐惧在心头升上来,在我的心间来回滚动。“如果她上学了,小学了,每天放学后也是要这样这里看看那里看看,而不是回家、写作业、有规律地作息,那怎么办?如果她小学了,一放学也要买这个吃、买那个吃,那怎么办?那是不是很散、很难管啊?现在托儿班我或我家人就随着她一放学就这里看看那里看看,是不是会令她养成这个习惯,那她上小学了,管不住她、每天很晚才回家,都随着性子,那怎么办?那作业怎么完成?课外阅读怎么保障?会不会很晚才睡觉?会不会第二天的书包要带哪些课本、文具及应穿哪些衣服也不做准备,太随性了,太随意,没有有准备的习惯怎么办?如果见到什么就要买,那怎么办?不给她买她哭闹、象以前见到的在地上哭闹打滚怎么办?局面失控怎么办?到底现在要怎样做能协助她日后既自主又自律地生活、有很好的学习主动性和凡事有准备的习惯啊?”
担心、紧张、思虑,如此这般地在我的心间滚动,但我的内心有一个基本的声音在起着主导的作用(感谢德福宝宝智慧母亲专修班的学习起的作用):尽管我有这样那样的担心顾虑,我现在要守护她的好奇心、探索的心以及她要吃她想吃的东西的意愿。
我就随着她的意之所至,跟随她在托儿班附近走到这,走到那,我惊叹这一岁八个多月的小孩儿,有大人一样的意愿、探索的心、品味的津津有味的心理和那些她内心活动及得到满足的笑容。比如,她走进永和大王店,到一个座位上坐下来,指指让我也在她旁边坐下来,她体会体会,露出她心理活动后的笑容,然后,又换一个座位,坐下,体会体会,然后,又把几个圆圆的凳子,搬到一起,排成一排,又打量打量店里少有的几位在用餐的大人,看看这个人,看看那个人,看看店里卖的吃的,琢磨琢磨着吃吃那些东西会怎么样,然后,从后门又走到前门,推门出去,又进来,又找个座位坐下,如此等等。
此时坐在桌前写今天接孙女从托儿班回家的过程,我也把我内心的担心、思虑、以及怕我掌控不了她的局面的惶恐担忧,从心里抓出来,拿到桌面上来看。
我看到:我肯怕是多虑了。
有很多的担心,是我生活里的这么些年来,我从别人那里听到的,进了我的脑海、我的心里,已经象是我的担心了,而我一直没有去审视过它们、究竟过它们:真的是这样吗?真的会这样吗?如果这样,那又会怎样?
通过书写出来,我看到我对已经一岁八个多月的、已经有不少成长的孙女应该这样的心态:作为一个呵护者,一个陪伴者,全然地让小孙女自己生命内在的意愿做主,我不需要对她的局面有掌控的心,我就跟随她探索,同时,在必要的时候,真诚地跟她说明、跟她商量,相信她会有相当的理解和懂得:我们还有哪些事情要做、时间有什么安排,比如弟弟在家,我们是不是还要回家照顾弟弟啊;家里要吃饭了,我们要不要家里人等我们呀,等等。
我以后就放松心态跟二个孙宝宝相处,以放松的心态、自然的心态呵护他们,维护他们,倾听他们,观察他们,跟在他们的身后,以平等的心态跟他们说明、商量、协商。
我感受到:我的心,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