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自己吗?
你喜欢自己吗?
你认为自己有价值吗?
你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了吗?
你认为自己有能力创造幸福快乐吗?
如果这五个问句,触碰到你灵魂深处的脆弱,请在这一刻停下来,感受一下,
那是什么?
我的感受是,我真的很自卑!
自卑的“卑”字是低下低劣之意。自卑通常是个人体验到自己的缺点、无能或低劣而产生的消极心态。在心理上认为自己身轻言微。源于婴儿弱小的无助感,后因心理、生理和社会的障碍(真实的和想象的)而加重,是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失衡的状态。自卑一直被称作是人格癌症,难以治疗。
话说“存在即为合理”,自卑真的没有益处吗?生而为人谁不自卑?要想知道去哪里,先要知道从哪里来。再回到开头的话题,何为自卑?自卑是自己对于自己过往人生的一个负面的总结。内心敏感的渴求未满的状态。
世人常赞他人如何显贵,你我在怨自卑如此受罪。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承认,我是自卑的。正如《隐幽的人性,超越自卑的心理学》一本的作者徐泽旭老师,他也说他是自卑的,曾抑郁过也自闭过。从那个阶段当中慢慢走出来……现在从事心理工作6+,心理咨询个案超过1000个。他用亲身经历告诉你,让你自卑的特质都是独一无二的优势。
你是选择用自卑做躺平的盾牌,还是选择用自卑做向上的跳板。如果你选择后者,请选择阅读这本书。全书从分析“语言模式”开始,用“资源”的视角,深入自卑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表现。通过对大量的真实故事进行心理解剖,发现自卑深处的逻辑及优势。一步步带领我们理解自卑,转化自卑,是超越自卑的心理学。延展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每个人都觉得自卑是自己的缺点,事实上自卑是全人类的特点,连弱点都称不上。你看牛人们,比如,刘强东、白岩松、王菲,乔布斯,谁不是带着浓重的自卑底色呢。自卑不是一个终点,只是一种体验而已。我可以自卑,我也可以不自卑。我有很多种状态,我随时可以选择。如果此时你选择走进自卑,欢迎阅读这本书。本书最震撼我的是第四章《自卑的盔甲与火把:是无助,但更是天赋》前2四个盔甲带你看到内在微妙的平衡.
【妒恨:看你不过如此】
嫉妒和自卑像一对双胞胎,他们都是以自我为参照与外界进行对比。我们常常说羡慕嫉妒恨,自卑就是我们自愧不如的一种心态。书中讲了莫扎特音乐天才的成长经历,莫扎特父亲是宫廷乐师,从小教他音乐。在才华,贡献,财富,房产和名誉,地位等方面足以碾压99%的同胞,一年收入是别人的400倍。他童年有父亲的陪伴,一家人的巡演,那是大部分人一辈子的遥不可及。
说到这,他是不是让你自卑了?
哪些差距最刺痛你呢?
你愿意去交换体验莫扎特的人生吗?
你觉得他是人生的赢家吗?
接着再来说另一些事实,他从小在父亲的高压下学习,童年是与世隔绝的练习。他是赌徒,他出轨,他乱交患过梅毒,他绝后,他常常入不敷出,他死于35岁。
你现在的感受是什么呢?
是否心里得到了某种平衡?
我们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叙述莫扎特经历的两段事实,一段正面描述与我们相比,就会激起我们内在的自卑,因为差距巨大,我们脑子里的声音是,我真的太自卑了,老天如此不公平。而读完第二段,我们的心理活动可能是,没想到他其实这么渣,这么惨,我还是想要平凡简单的人生。因为需要平衡内心的情绪,明星的八卦常常会让我们趋之若鹜,名流的丑事,富商包养小三,那都是我们平凡生活的调味料。看到别人过的好,我就自卑。看到别人过得不好,我就松了一口气。这就是人性。
【壮志:英雄在我心中】
书上说小Q的儿子考班级前二十名都困难,却要说自己考班级前五名,小Q有些担忧,就向身为心理咨询师的作者咨询”孩子说大话时怎么办“。书中给出了几个建议:
第一,表达支持,不在孩子“说大话”时直接否定对方,比如告诉孩子“爸爸很开心听到你有进取的想法”;
第二,询问行动,就算是目标不切实际也要促使孩子去思考,他可以做什么,比如“你很有想法,不过具体你想怎么做”;
第三,主动支援,很多时候身为父母想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在孩子不愿意父母干预的情况下极容易爆发冲突,而孩子“说大话”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去询问孩子“你希望爸爸妈妈如何配合你呢”,这样就算孩子完不成之前宏伟的目标,但孩子起码知道父母是愿意用实际行动支持自己的。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孩子的动机可能是期待跨越能力的边界,去超常发挥。是愿意付出努力的设想。这个行为不是人品的缺失。你是否有过当自身能力不足的时候,需要英雄的加持,用说大话做动力呢?
自卑是心灵智慧的基础,当我信任我的感受,我的敏感,我的脆弱就可以进化为敏锐。当我力所不能及的时候,是否可以诚实地看见,那种臣服和谦卑。面对忙忙碌碌的自我怀疑,拨开情绪,是否可看到内心召唤的自知之明。自卑者独特的悲观是否带来了涅磐重生的力量。我在此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