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知道“熵”的概念后,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

第一次接触到“熵”这个概念,是因为一位叫“逆熵增”的成长博主,出于好奇,我特意查了一下这个莫测高深的词语,才得知熵增是物理学概念。

用爱因斯坦的话说,熵是“宇宙中唯一永远在增加的东西”。

熵增定律,即热学第二定律,则说的是任何一个孤立系统,其无序度总会自发增加。

虽然听起来很抽象,但是这个词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处处可见,例如:

河流会干涸,树木会腐朽,空置的房子会破败,人际关系会趋于淡漠,这些都是熵增的表现。

从宇宙的角度,所有事物最终都会走向混乱无序,总熵值的增加是不可逆转的,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这一结局。

但是从社会和个人的角度,我们可以主动创造“逆熵增”,让整个社会和个人生活变得更有秩序、更有意义。

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如是说:“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

理解了这一点后,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生活中总有那么多事情需要不断维护:房间不整理就会乱,朋友不联系就会疏远,技能不练习就会生疏。

这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好,而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在起作用。

因此,我们无需为花败叶落、成长得失消沉神伤,但是要主动、积极地汲取能量,采取行动,让人生有序向上。


生活上的断舍离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有一个世人皆知的怪癖,平常的着装基本就是牛仔裤加黑色套头衫,夏天T恤,冬天毛衣。

这样的穿衣智慧,其实是通过减少穿衣选择的熵值,把决策能量用于重要创意。

不管是乔布斯,奥巴马、雷军也都是用最简着装的方法来减少日常决策熵。

对于我来说,更接近的逆熵增手段则是生活中实施“断舍离”。

减少买买买的行为,不要堆积生活用品,通过减少物理空间的无序,降低环境熵值,不仅能节省时间,还可以从心理上获得轻松和掌控感。


维护人际关系

维持亲密友谊是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人的亲密度最容易产生熵增,随着时间流逝、空间距离都会让关系变淡。

要想让关系能够得到维系,电话、消息、见面是不可避免的。

有时候,只是一条问候的微信“好久不见,甚是想念”,都可以获得朋友的回应。

在朋友生日的时候,为她在朋友圈里的消息点个赞,给她发一个生日快乐的微信表情,给他发一个祝贺的语音,这些微小的举动都可以让彼此的关系得到数倍的增强


保持身体健康

人的一生是熵增的过程,保持身体健康可以让这个过程长时间在一个高质量的状态。

良好的作息规律,是健康的第一前提。

早睡、早起可以让自己精力充沛,头脑清醒,能够在白天工作维持最佳状态。

规律锻炼和节制饮食也是让身体维持年轻活力的重要方式。



摆脱碎片化信息

每天被数百条推送、邮件和消息包围,这是典型的信息熵。

过度的信息进入会让我们被绑架,随时随地都要去阅读,跟进,从而打乱我们原本的时间安排,甚至碎片化的信息回造成信息获取不完整。

有一次看到一个博主分享“无信息时间”法来保护自己的注意力,我认为值得尝试,就是早晨起床后2小时,中午的2个小时,以及睡前2小时都不看手机,甚至不接触手机,这样注意力就不能碎片化了。


个人成长

个人成长本质上就是一个持续对抗熵增的过程。

知识和技能不用就会遗忘,职业发展不规划就会停滞不前,人生目标不明确就会迷失方向——这些都是个人成长中的熵增现象。

这几年,不管是学习自媒体,还是学习日语,抑或是每个月读3-5本书,我都是在为自己的人生注入负熵,主动创造秩序与进步。


自从理解了熵的概念,我的生活质量确实提高了。

不是因为生活变得完美无缺,而是我学会了与熵共舞。

我更加清楚地选择让哪些事物变得有序,在哪些方面创造价值,以及如何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这无疑让我变得更加自由、自信和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