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的后半段开始布置孩子们写《日积月累》,我们的初心是让孩子养成读书和写作的习惯。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坚持下来的孩子并不多。《日积月累》主要分为新鲜词句和生活随笔两个部分,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孩子从中找到兴趣点以及坚持下去的动力,帮助孩子愿意持续去做这件事。
首先来说说,为什么要去做这两件事?
语文学科说难不难,说易不易,难就难在,读与写的不断输入和输出,如何坚持。先从意识层面开始说起,我们可以让孩子去刷那些无谓的语文考题,可以只让孩子默默读书,不朗读、不写作输出,但是最后你会发现,学了这么久的语文,阅读课也上了不少,但是孩子在阅读理解、深度思考以及写作上提升并不大。
想要飞跃式的提升,一定要坚持做读与写。记得于永正老师曾经提到,1997年,丰满区教育局决定全区小学毕业班来一次统考,看看小学的教学质量究竟如何。这一考不要紧,考出了个令人瞩目有令人吃惊的问题——全区3000多名毕业生,语文成绩排前17名的学生都是杨巧云班上的学生,班里其他孩子的成绩也很靠前!并且,该班数学考试成绩也很不错。而这位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的老师在孩子小学六年来,只抓了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的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从篇幅上看,有长有短,长到几百个字,上千字,短到只有一两句话。内容更是包罗万象,有记事的,有状物的,有议论的,也有些读书心得的。有一位学生写的一篇《论关羽》,让老师大为惊叹。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关羽忠义固然可嘉,但他胸无全局,把刘备的事业给葬送了。”日记中,学生把关羽哪里忠义、哪里胸无全局写得详详尽尽,一篇日记洋洋洒洒几千字。
于永正老师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阅读馆里孩子大部分不缺阅读,缺的是大声朗读,缺的是坚持输出写作。读与写本来就是学好语文的自然规律,坚持引导学生读书、作文,使孩子们养成读与写的习惯,这就是语文老师最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之前常说,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提升孩子阅读兴趣。现在我想说,写作习惯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样重要。所以,从下个学期开始,除了继续带领孩子们进行整本书的深度阅读之外,我会重点抓孩子们对于“写”的能力。
1、 对于每一篇《日积月累》会仔细批阅,给予孩子“写”的赏识,并且提供更多素材的引导,让孩子们有更多内容可以写。
2、 在班上展示优秀随笔,放大老师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视度。
3、 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老师也坚持写,并且给孩子们进行交换,可以作为每一次上交《日积月累》的奖励。
4、 寻求家长的认可和支持,请家长起到提醒督促的作用。
5、 坚持去做。一周三篇,没有完成的孩子,需要在本次课结束后完成才能离开。
习惯是逐步一步一步形成的,在形成习惯之前会有一个挣扎阶段,稍不留神就放弃,这是我们作为有能力协助的大人需要帮助孩子们去克服,一旦养成习惯,将是终身受益的。学好语文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
愿2021年,我们一起努力,引领孩子们充分体验读与写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