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朋友迦禾聊天,因为她最近一直在研究理财,正好读的书也是关于财商的书籍,她看了觉得不错,于是就推荐我读。
当时听到书名的时候,我总觉得这本书,我应该读过,所以在她第一次给我推荐的时候,我给她的答复是,这本书我已经读过了。
后来有一天聊天,再次说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又仿佛没有读。
于是在那天晚上回去我果断的在kindle上下了单,把这本书列入了我下一本的读书计划当中。
这不,新的一周开始了,今天也开启了这本新书的阅读。
光是看书名来说,这本书,确实是第一次读,但看了里面的一些内容之后,我确定,我是读过这本书的,只是我当时读的时候,书名不这个书名。
原本以为读过一遍的书,可能在次阅读的时候,应该会效率高一些,毕竟是读过么。
然而在实实在在的在读了1/3的内容之后,突然就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古人要说熟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本书,我仅仅是读第二遍,但已经能感受到,当初读和现在再读,理解深度已经不一样了。
当时第一遍读的时候,只是对大的方向和思维方式有了一些理解,但对作者写书的具体深度,还是有所欠缺。
今天在读的时候,在大的框架上,对作者想要表达含义的深度,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比如书中说到的恐惧,书中说到的欲望,这是我在读第一次的时候完全没有关注到的点。
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已经看过一次的内容是不需要在次回顾的,然而今天我的感触是,果然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