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情绪》是著名心理学阿尔伯特·埃利斯的心理学巨著,全面介绍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也就是“REBT疗法”的原理、观点和方法,并指出通过持之以恒地践行REBT疗法,你就可以切实增强情绪管理能力,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远离焦虑、抑郁、敌意、妄自菲薄等负面情绪,成为一个悦纳自我、悦纳他人、悦纳生活的人。
我看了这个方法就觉得原来我们平常的坏情绪是由我们不合理的信念导致的。
今天的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带领大家共读这本书
第一方面是人皆自寻烦恼
第二个信念决定情绪
第三个是行动改变自我
那我们先从第一个方面来说
为什么说人皆自寻烦恼呢
首先当我们面对我们的情绪时我们可能为我们的情绪带上一个理由,说是外界因素导致这种情绪的产生
我们也不会接受我们的情绪
这个时候反而自己会被情绪所控制
我们的情绪也有健康和不健康两种情绪
对于一些负面情绪而言我们不一定就不能接受它
我感觉这段时间的读书,我的情绪管控比以前强了很多
哇,作用这么好!
是的,情绪管理的书籍是很管用的
比如,悲伤、恼怒、担心等等一般都是健康的,因为它们能帮你在遇到事与愿违的事件时表达内心的不快,而且还可以让你努力改变这种不佳状况。但抑郁、愤怒和焦虑几乎总是不健康的,因为它们源于自身不切实际的要求,也就是要求不愉快的事件绝对不能存在;而且当不愉快的事件确实发生时,不健康情绪通常会阻止你去改变。
的确,读书使人明理,思维转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也变了,做事的方式方法也变了,情绪也得到了有效管理
这是一连串的改变
所以对于我们的情绪,我们应该是感知它,然后学会区分好坏情绪,最后去改变它
第二个方面是信念决定情绪
这个就不得不提到我们著名的ABC理论
那ABC分别代表什么呢?
A-代表在你的生活中遇到的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这些事情能够引起坏的情绪的产生。比如遇到的烦心事。
B-代表我们对发生的事件或人的看法和判断。也就是我们的信念
C-代表我们对该事件发生后我们所做出的某种情绪,也就是事情的结果。
这个里面我们以前最大的误区一直认为是A导致C的产生
我们为什么要用ABC法则来解决情绪问题呢?当我们面对某件事情时我们能够做出C的行为,这个原因是A导致坏情绪C的产生吗?其实并不是,由于A发生后我们大脑做出对A 的看法B从而导致了C的结果。这其中最终导致C结果的发生不是A事件,而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和看法(B),这个才是引起坏情绪的原因。所以解决坏情绪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掌握对B-事件态度和看法的改变。
B所产生的不合理信念才是情绪的根本原因
绝对化的信念,就是不合理信念的本质。因为绝对化,所以就认为自己输不起,承担不了失败的后果,所以我们才因此恐惧,因此焦虑,因此抑郁。
是的,不敢面对败局
对,坏情绪的产生都是因为我们产生了不合理的信念
那我们如何来改变我们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呢
这就是我们的第三个方面
第一个,我们要意识到我们这种不合理的信念,然后我们要学会接受它
然后去找到这种不合理信念产生的原因
最后要行动,改变这种信念
或者是改变我们固有的模式,选择一个新的思维方法去行动,也许就会有好的结果
那我们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种方法
接受自己不合理的信念,以及许多不合理的情绪和习惯,这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