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不少性情孤僻的人,他们就像寄居蟹或者蜗牛那样,极力想要躲进自己的硬壳中。
契科夫是俄国杰出的批判社会现实的作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套中人》是契科夫于19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一经发表便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并收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
小说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的人,不管是否下雨,他都要穿鞋套带雨伞;不管天气冷暖,他都要穿着大衣,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不管世界怎么改变,他都固执的用自己陈旧的规则去应对世界。最后,这个可怜的套中人,因为接受不了改变,郁郁而终。
最可怕的是,他的恐惧像毒瘤一样一点一点地蔓延,传染给他周围的每一个人。他在学校里待了15年,整个学校乃至全城被他这样的情绪控制了15年,竟然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没有一个人想要反抗,想要对他说一个不字。全城的人什么都怕: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寄信、交朋友、读书,不敢周济穷人、教人识字,不敢吃荤、打牌,不敢搞任何娱乐活动,人们都像他一样蜷缩在自己的套子里苟且偷生。
虽然《套中人》的沙皇专制主义时代离我们十分遥远,但仔细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套子”却一直存在,如果不愿意接受改变,固步自封,你我都可能成为可笑、可悲的“套中人”。
人其实是最容易安于现状的动物。我们多数人都有自己固定的外在形象,有固定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安于现状,不改变,不突破,不超越,这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套子”?对于成长中的伤痛,我们把它放在心灵最阴暗的角落,不敢触及,不敢面对,不敢倾诉,这种心灵的枷锁又何尝不是一种“套子”?
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必须经常突破他已造成的藩篱而使之更扩大。”
美国作家尼尔·唐纳·沃许也说过:“真正的人生始于你走出舒适区。”
所以,我们要鼓起勇气,做出改变,撕碎束缚我们的“套子”,勇于接受人生的不确定性,勇于尝试和解决新问题,乐观面对生活的挑战,如此这般,我们才能活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