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我也来就本拆页和“坦诚相待”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梳理。
“坦诚”分为两个层面,“坦”是指向自身的动作,开放、真实、表达自我,是“尊重自己”; “诚”则是接纳、平等、关心对方,是“尊重他人”。从优先级上来讲,我们更容易先关注自己,让自己感觉好了,才能顾及他人感受; 但正因为本能如此,尊重他人才需要刻意被矫枉过正,成为良好关系的关键环节。
尊重他人,具体行为表现就是:
1.放下对自己的执着。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我中心的,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种本能。放下对自己的执着,意味着愿意给予对方优先表达的空间,同时等待更多的信息来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合理、可行。如同“礼让”,用尊重的行为让对方感觉好——感觉好就更容易配合我们的请求; 同时自己也可以得到更多信息做出更优化的判断,两者结合,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意见被认同的概率。
2.关注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彼此的关系越亲近,我们越有意愿考虑和体谅对方的感受——这不仅仅是为了“让他对我的请求say yes”的功利目的,也是因为我们愿意主动做出调整让他感觉好——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需求,只关乎自己的意愿而不在于对方的反馈。如果能将这种“真诚的关心”推而广之应用到更广泛的关系中去,我们会更愿意去关注对方对同一问题的感受和看法,并选择他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表达。
3.找到双方共同的需求点。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解决策略或许各有利弊,但大家各自的需求却都是真实存在且正当的。明确各自的需求后,针对性的选择最优策略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与前两条体现出的尊重相同,选择符合对方需求的表达方式,给予了足够的“真诚”,事实上就会形成“帮助对方感觉好,做得好”的效果。
用开放、真实的态度,行接纳、包容的举动,尊重他人的同时就是在尊重自己——所谓“坦诚相待”,从来不是一种策略,而是发自内心的善解人意、换位思考。所谓“无招胜有招”,因为“无招”,所以无技可防,也就“防不胜防”。
A1:跟孩子作用“游戏力”,让孩子笑着听话,正是这种思路的体现。
昨天玩算牌时熊连输三局不高兴了,闹脾气把牌踢乱要我重摆。我不想迁就他,但并没有直接说“我不要替你摆牌”,而是忽然僵住身体,说:糟糕,我没电了!我需要先充电才能动!熊一开始还不太乐意,一个劲的推我。我干脆抱住他,往脸上亲:亲一下补充10%的电量!熊被亲的痒痒,又被这个设定逗得想笑,一边躲一边嘴硬:我不要给你充电!我装作惊讶状,傻乎乎的说:难道这里不是充电口?那……是耳朵吗?还是……又去掀他的衣服找肚脐眼儿。熊笑的不行,叫着“就是脸就是脸,一边可以亲五下!”我说:不行啊,亲五下才50%的电量,不够呀!熊指着另一边脸说:还有这边可以亲!于是我们愉快的“充好电”,一起摆好牌阵,又玩了一局算牌。一场“输不起”的风暴就在亲密的肢体接触中消弥于无形。
孩子在意的不是“正确的道理”,而是“有趣的接受方式”,如果我们可以调整做法,避免说教,首先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选择孩子喜欢的游戏方式,就会更容易赢得他们的合作——这不是“搞定孩子”的策略,而是把他们当做平等的人对待的尊重。
A2:
目标:8月初我要去参加一个五天的学习,每天早出晚归,几乎没有陪伴时间。我要提前两周跟孩子做好心里建设,让他能顺利接受“妈妈有五天不能陪我”的事实。
行动计划:
1.提前两周告知孩子我的学习安排,包括日期,每天出门和回家的大致时间。
2.倾听孩子可能出现的情绪和想法:妈妈不在家,你会有什么感觉?你的担心是什么?
3.头脑风暴:如果妈妈不在家,无聊的时候你可以做哪些事情?如果白天想妈妈了,可以做点什么呢?列表并邀请孩子自己画出来。并在这两周中随时增加这个列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