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乔哈里窗”的概念我是第一次听说,以往只知道面对不同的沟通对象要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但“乔哈里窗”无疑是将这种笼统的说法更加细化、做了具体的分类。影响此窗开合大小的因素,除了不同对象之外,还包括:
1.自己的个性和行为习惯:这一点有天生的因素,但并不意味着不能调整。和情绪管理一样,当我们知道并认同“乔哈里窗”这个概念时,就可以有意识的保持觉察,并根据需要控制自己的行为。
2.环境变化:在陌生环境保持谨慎、熟悉的环境比较放松,这也算是生物本能。或者说是不同的环境影响着我们对“在何种程度上公开自己”做出不同的判断通常环境越熟悉,我们的感觉越安全,我们会越放松,窗口开得越大。
3.不同职业的需要:虽然并不绝对,但职业的选择与人的个性之间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谨慎内向的人更容易胜任细致琐碎的工作比如财务和质检,这类工作的信息公开度较低; 而外向活泼的人从事信息公开度要求较高的外联沟通就会更有优势——职业、从事者的个性和信息公开度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看,乔哈里窗也可以作为用人单位遴选合适的岗位员工的一个标准; 反之也可以帮助个人根据职业需要有意识的调解自己的行为。
4.不同的沟通对象:这一点是前三者的结合体现,也是我们调整“乔哈里窗”时综合考量的最终结论——人和人之间没有好坏之分,却有匹配与否的差别。有些人只能和某种特质的人群合得来,这是幸运,却也受到限制; 而主动调整自己的窗口分别适应不同的沟通对象,就有了“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气度。
对我来说,这个概念最有启发之处在于提出了我们主观选择的可能性。当我们意识到“我是有选择的”,情绪上会更舒缓平和,也更容易聚焦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
基于此,我个人认为,影响“乔哈里窗”调整最重要的因素在于:
5.与对方建立关系的意愿。无论是主观的情感愿望还是客观的工作要求,当我们强烈的希望达到目标时,必然要选择更适合的方式——这不是委曲求全的“不得不”,而是满足了自身某方面需求的“我选择”——
A)愿意关注对方的状态:他的语速、声调、肢体语言,他的乔哈里窗开得有多大?
B)愿意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对方保持一致,让对方感到舒服。
是的,这是我的选择,满足的是我的需要,完成的是我的目标——所以,我愿意为了自己的好感觉,先让对方感觉好起来。
年轻的时候,恣意的说出“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缘半句多”,刻意寻找特定类型的对象来匹配自己固然很“爽”,却也失去了了解和体验不同人生的机会; 学着主动调整自己的窗口开合去配合他人,看似圆滑屈逢,“愿意为对方考虑”的善解人意又何尝不是一种真诚的尊重呢?同样的行为,不同的性质原本不在于你如何说如何做,而是在于内心是“怎么想的”。
最后,除了彼此之间的感受,双方因为“感觉好”而更容易达成合作共赢的现实,也是一份很重要的“现实效果”。
A1:
大约在2年前,我的一位从高中到大学的同学在我的朋友圈评论留言,言辞非常犀利。但由于她换了微信昵称,我根本没想到是她,还以为是不认识的网友。于是我以礼貌客气的态度用语音回复她的文字,跟她探讨问题,保持着一种听起来友好实则保持距离的谨慎。直到四五个回合后她也开始用语音,我才听出来是“故人”。当时我的感觉很不舒服,像是恼火被欺骗,又有点对自己刻意保持的“礼貌”在对方看来是有点虚伪的装腔作势的尴尬。现在想来,是因为我在不同的对象(此时仅仅是自己认为不同)面前,“乔哈里窗”的打开程度很不一样:如果对方相对陌生,我会尽量端着,保持一种淡定中立的“完美形象”——此时乔哈里窗开的比较小; 但如果是知根知底的多年老友,就不会费心掩饰(因为知道掩饰也没用)——此时乔哈里窗几乎是全开的。
由于之前并不知道“乔哈里窗”的概念,所以我也没有想过自己会做这种区分,完全是潜意识做出的调整。但如今看来,因为信息不足判断失误,我在不知道对方身份的时候,和平时对待她的开窗程度完全不同——这就是面对不同沟通对象时的调整,同时不同的对象使得沟通的环境和氛围也大不相同,我们的沟通方式、开放程度差别也都会很大。
而我在得知对方身份后的尴尬和不舒服,其实也源自彼此“乔哈里窗”打开不同的差异:对方面对我时窗子是大开的,而我则是开得很小——这种不匹配她会感觉到,但在我,得知她身份前后的对比,那种不匹配的违和感会更严重,所以让自己觉得很难受。
A2:
目标:在8月初的力量之源课程中,新结识至少五位新朋友,达到彼此遇到问题时愿意分享讨论的“中等靠上”的交情水平。
1.在开始沟通的时候十分钟内,至少留出六成以上的时间给对方“表达”;
2.找到对方的三个特点:语速、最明显的肢体语言、表达中的一个“标志特征”(如有特点的口头禅,或乡音等);
3.有意识的和对方一致,但语言部分要注意避免模仿,以免让对方感到尴尬引起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