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孩子要一直催才写作业?很可能是你采用了阻碍沟通的方式
网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一写作业,立马鸡飞狗跳。”
说起陪孩子写作业,很多家长都有共同的伤。
从孩子放学踏进家门的那一刻,有些家长就开始催孩子写作业。
“我跟你说了多少次啦,回家先做作业!”
“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先玩再写作业?”
“你什么时候才能表现得好一点?”
“你还不写作业,下次考试肯定会考不好。”
这些都是阻碍沟通的话。
如果真的一直这样用指责的语气对孩子说话,能提高孩子写作业的效率吗?有助于孩子下一次做作业更加积极主动、效率更高吗?
不停地催孩子写作业,孩子累,家长也累。
相对于消极被动不情愿地完成作业,我们肯定都希望孩子能轻松愉快地完成作业。
但往往不停地催促孩子做一件事情,他们的内心可能会越抗拒做这件事情。即使被强迫做了这件事,很可能做事情的过程也会有情绪,这并不利于孩子下一次表现得更好。
二、言语沟通是一种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灌输
对家长来说,很可能一天的工作下来,会感到非常疲惫,不想因为孩子做作业这件事情浪费更多的精力了。
明明想让孩子快速完成作业,让自己省心,结果却变成了单方面的不停地催促,反而更耗费自己的精力。
那该如何与孩子沟通才更有效呢?
我们先来看看言语沟通的概念:
言语沟通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与接收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言语活动。
可以看到,沟通是有目的的,有可能是简单地了解朋友的近况、增进人际关系,也有可能是达成某项合作。
所以在沟通之前和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反复问自己“我希望通过沟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在催促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情上,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尽快完成作业,当然你也希望孩子能够以后每次都主动完成作业。
这里要注意的是,言语沟通是需要交流的,也就是说沟通它是一种双向的交流,而不是单方面的灌输。
意识到这一点,也就意识到了阻碍沟通的方式会阻碍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仅仅是家长单方面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还有抱怨的情绪加强这种想法。
三、从阻碍沟通到促进沟通,你需要知道这5个关键词
想与孩子沟通更有效,就需要把阻碍沟通的方式改为促进沟通的方式,真正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什么才是促进情感联结的沟通呢?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这本书里面就提到了从阻碍情感联结的沟通变为促进情感联结沟通的5个关键词:核实、探寻、鼓励、肯定、尊重。
01 核实「假定VS核实」
就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来说,有些家长很容易会在不询问孩子的情况下就假定孩子不爱写作业、甚至说孩子不爱学习。
这很可能会伤害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许孩子只是在学校呆了一天,感觉有点疲惫,需要先稍微休息会儿再写作业。
所以不要假定孩子不会做或者不喜欢做什么,而应该通过有效的提问来核实孩子真正的想法。可以这样说:
“你是想现在写作业还是休息一会儿再写作业?”
“我注意到你现在不想写作业,那打算什么时候写?”
这句话可能会打开孩子的说话阀门,开始跟你说一堆他的想法。他可能告诉你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有一件事情让他有点不好受,他想晚一点再写作业。
当我们从假定孩子的行为转到通过与孩子沟通来核实他们的行为时,就会调动孩子自己的调节能力,从而知道该如何做这件事情。
02 探寻「解救VS探寻」
有的家长可能一边拉着孩子走进书房,一边替他拿出作业本,还一边进行关于做作业对他的好处的长篇大论的说教。
替孩子们做一些事情,比如帮他拿出作业本,而不是让他自己拿,家长可能觉得这是关爱孩子,实际上这并不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可以试着用探寻的方法去问孩子:
“今天在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
“今天的作业你打算几点做完?”
孩子们需要的是你对他们的关爱,一旦他们感受到你是真正地关心爱护他们,他们就会信任你,从而对你说很多。
不直接帮助孩子做一件事情,从解救的方式转向探寻的方式,你会发现孩子会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成内在的激励,从而以后做事情更加积极主动。
03 鼓励「指挥和鼓励」
不停地催促孩子写作业,就是在不停地指挥孩子。这很容易造成孩子对指挥产生依赖,你催一下他写一下,你再催一下再写一下。
一旦形成依赖,下一次做事情的时候依然会缺少主动性,依然要推一下动一下。
把指挥孩子去做一件事换成鼓励的话语,有利于帮助孩子主动地完成这件事情。
这些就是鼓励的话语:
“你昨天的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
“昨天你在7点前完成了作业,相信你今天也可以在7点前完成。”
孩子有可能会回答说今天要比昨天更早完成。
其实我们都不喜欢被别人指挥,孩子也一样不喜欢,多用鼓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们也会更愿意合作。
04 肯定「期望与肯定」
“我希望你快点把作业完成,我希望你考试能得100分,我希望你被评为三好学生。”这些话语都是在表达对孩子的高期望。家长常常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也是一种期望,期望自己孩子表现得像看到的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好。
如果一直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他们没有达到家长期望的那种标准,孩子就可能会对自己丧失信心。一旦丧失信心,他们就越可能做出不良的行为。
不要一直表达自己的期望,先对孩子表达肯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好,增加孩子的信心。
这些就是表达肯定的语言:
“这周你作业完成的情况都非常好。”
“你在晚上7点前就完成了作业,还做得又快又好。”
不要期待孩子一下子就变得非常好,有时候对他们小小的进步给予肯定,就足以让他们微笑,从而下一次表现得更好。
05 尊重「“成人主义”与尊重」
“你怎么从来都不主动做作业?为什么你就不能主动做作业呢?”像这样用成人的语气语调跟孩子说话,把孩子当做大人一样,非常自律,每次都能主动去完成作业,这就是“成人主义”的思想。
要知道孩子和大人是不一样的,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想法跟法人不一样。
主动询问他们的想法,表达对他们的尊重,而不是强烈要求他们跟大人一样表现,孩子会觉得你更懂他。这样的表达就比较尊重:
“你看上去现在不太想做作业,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永远要记得孩子是独立的人,每一个人都需要被尊重。用尊重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而不是直接评判,他们更可能主动去解决问题。
从阻碍沟通的方式转向促进沟通的方式,可能并不能立竿见影,因为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有耐心。
试着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牢记“核实、探寻、鼓励、肯定、尊重”这五个关键词,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们真正的关心,感受到你是真的愿意与他们进行沟通,这样更容易达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