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简书看了好几篇所谓的写文方法文章,里面都只有一个主旨:写作不要光写自己想写,要写读者喜欢的。直白点说,大概就是,别自嗨,要迎合。
我感到诧异,也非常无语。
我认为,这点应该因文而异。
文章有多种文体和写作目的,应用文就是非常明确的“为人而作”的文体。写应用文就是为了让别人明白了解某样事物,根据己方的立场和形象,同时为了迎合读者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尽量用他们可理解的行文去进行解释说明,这才是应用文的写作意义。
但除此之外呢?
诗歌、散文、甚至故事……这些类型的文章,写作初衷一定是因为“我想写”。我想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与感悟,所以我才写下这些文字。所以这些文章的本质不容否认的就是手写我心,也就是那些人所说的“自嗨”。
我承认写下来之后若公开发布,确实就是要给别人看的意思。但给别人看,是建立在“我写我自己,现在让你看看”的基础上。我真正想要的,是希望有人能了解我在想什么,希望能有某人与我有同感,希望我的文字能触动另一些人的心灵。这或许也算是一种迎合,但请明确,这个是我公开发表的目的,但绝非我写文的目的。
当然,既然公开发表,我便也接受各种意见,比如写得不好啦、用词不当啦、结构不完整啦……这些顶多说明我思虑不周或者叙述技巧欠缺,但于我而言,我的感情一定是已经在文章体现了的。文章的调整就是单纯的文章的改进优化,这也算是一种迎合,让人看得更明白贴切,但这与我的感情体现并无关系。
作出调整文章的决定,是接受批评意见,为了让自己的文章尽善尽美,接受度更高。这诚然是一种迎合,而且是我主动根据大家的意见去迎合。然而请注意一点,这不是我写文的初衷。当初写文只是为了记录想法心情,是明确的手写我心,写完心情便歇下。后续的发表、修改,都已经是后面的事情了。
更何况,我也不一定愿意发表,发表了也不一定听意见去修改呢。
毕竟我的文章就是我的心血啊^_^
所以,关于上文说的,大多数人的“写作不要光写自己想写,要写读者喜欢的”观点实在荒谬。除非是为了传播范围更广的应用说明类文体,或者干脆是靠读者吃饭的商业文,否则一般都是手写我心。
唯一只遗憾,可能大家的心都不一样,毕竟有些人手写我心的“心”就是要去迎合读者……
也是叹气。
同时借此机会说一下我在这里看不上的两类人吧。
1、同时有批量关注、点赞行为的人
同时批量操作有可能是刚注册的萌新,入门指导一律跳过,却也相当于默认了关注大堆账号,这点不多提。但假如是正常账号的批量行为,恕我直言,我觉得你很轻浮。或者换句话说,我觉得你没有分辨能力。
关注、点赞从表达态度的一种方法,变成了社交示好的手段。也有更多人,把点赞点出了“朕已阅”的气势。就是说,我没有任何感觉,点赞只代表我看过。但对我这种老人来说,点赞关注依然是比较郑重的事情。一定是要觉得好,或者至少有一个点让我觉得不错,所以才愿意去点赞。这应该也是点赞出现的初衷吧。
对于批量操作的行为,要么是穷极无聊,大量“朕已阅”;要么是没有分辨能力,看什么都觉得好。从简书的收益模式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单纯为了“钻”收益……但无论是哪种,都让人不喜。
2、在文下发朵鲜花发杯咖啡的人
文章能有评论固然是件好事,但对于那些只在文下发朵鲜花发杯咖啡的人,实话实话我并无感激,更无期待。
无实际意义的鲜花咖啡,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关注点赞。
我知道对文章作出评析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如果感触不那么深,送上鲜花咖啡证明我来过也算一种认可。但是这个真的没必要……害我回复不是不回复不是。回复吧,你的评论全无意义,我也不知该怎么说;不回复吧,又显得不太礼貌。更多时候我只好不礼貌了。
关系维系需要很长的周期,文友间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也很难得,所以大多时候,大家估计都只会是点赞之交了。虽然明白这个理,还是希望真的能有人是因为作品而交好、结缘的,只不知是否有幸了。
这估计是我唯一一篇标题党也是希望能够有所互动的文章,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跟我有同感并愿意跟我互动。如果没有,我就回到手写我心的单机模式啦。
双手插袋,谁都不爱ฅ'ω'ฅ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