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书行动13/150《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终于愿意学着刻意练习啦

刻意练习这个词听了好几年。今年年初也阅读了《刻意练习》这本书,可就是没有想法来实践刻意练习这事,也没闹明白刻意练习的好处,总之,就是处于知道但不行动的状态。

但这两天,发现了个人思维的误区。比如,刻意练习不好玩,基本功很重要等等。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是万维钢文章的一本精选集,他用理性的实验和数据来解读感性的事物,读起来很有趣。


印象深刻的地方:

一、当然是《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P82-127

1、只在“学习区”练习

2、掌握套路

两种套路

基本功     eg:写作训练

重复!重复!再重复!

高度针对性

3、随时获得反馈

一定要有反馈

立即反馈

老师的作用

学徒制

4、刻意练习不好玩

单独练习

练习与娱乐

5、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

孤注一掷

奖励机制     eg:高一学生的转变

兴趣与基因

二、喜欢竞争的人有个相似的手相:无名指比食指长

你相信吗?我信也不信,呵呵

三、思维密集度

四、toss随便翻翻—— skim略读——read精读

时代周刊的书评栏按“值得怎么读”来给新书评价等级

五、笔记本就是力量

一般人善于发现新事物的不同点,而真正的高手则善于发现共同点。

我们要做的就是“吃进”很多信息,然后生产笔记本。

六、用强力研读书

新书应该被读两遍,而且只读二遍。第一遍是正常通读,第二遍边读边写读书笔记。

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2、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3、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这书列入书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