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就是不再求认可?
1、什么是自由?
有一句话叫做“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
如果要坦率地说出货币所带来的东西的本质的话,那或许就是自由。不过,也不可以据此就说“自由就是货币”吧?
是的,也有能够通过金钱得到的自由,而且那种自由一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但事实上,衣食住行的一切都是由金钱来支撑。但是人的价值,人的幸福不是可以用金钱买到的东西。
那么假设你得到了金钱方面的自由,但仍然无法获得幸福,这种时候,你所剩下的是什么样的烦恼和什么样的不自由呢?
那就是人际关系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在活着时常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尤其获得父母的认可。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否定认可欲求?认可欲求不正是推动我们人类进步的普遍欲求吗?
2、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得到别人的认可的确很让人高兴。但是是否真的需要被人认可呢?那绝对不是。人为什么要寻求认可?人为什么想要得到别人的表扬呢?
答案很简单。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消除自卑感,可以增强自信心。
人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
赏罚教育?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教育。赏罚式教育下会产生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做好事。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显然,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其实,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也就是说,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当中。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需要学习“课题分离”。
3、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如果,有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不听课,不写作业甚至连教科书都忘在学校。那么,如果你是父母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当然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其学习呀!
如果被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学习,孩子最终会喜欢上学习吗?
很遗憾,不会喜欢学习,只是会应付而已。
这时候回到阿德勒的基本原理,当有“学习”这个话题时,首先需要考虑“这是谁的课题”?
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同时,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分离之后怎么做呢?
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仅此而已。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那么如何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呢?
方法很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对于教育,我们可以做辅导顾问。辅导顾问竭尽全力加以援助,但不可以妄加干涉。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辅导顾问不能改变被辅导者的人生马?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如果,有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不听课,不写作业甚至连教科书都忘在学校。那么,如果你是父母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当然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其学习呀!
如果被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学习,孩子最终会喜欢上学习吗?
很遗憾,不会喜欢学习,只是会应付而已。
这时候回到阿德勒的基本原理,当有“学习”这个话题时,首先需要考虑“这是谁的课题”?
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同时,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分离之后怎么做呢?
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仅此而已。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那么如何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呢?
方法很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对于教育,我们可以做辅导顾问。辅导顾问竭尽全力加以援助,但不可以妄加干涉。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辅导顾问不能改变被辅导者的人生马?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启发与感悟:
1.将求认可的力量转化为自我实现的动力!
2.放下对别人的期待,做好自己。
3.维护好自己的界限,放下对他人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