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全国的疫情隔离在家,早起。
这一天,和近年来日复一日的每天一样,睡眼朦胧中摸到手机,看看有没有最新的消息;点燃一支香烟,在氤氲的雾气中享用慵懒。晨练是久远之前的回忆,间或赶得上的早餐也成了拿来显摆的谈资。
去年某时,稚气的儿子偶然告诉我,他在书里看到改变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当时我听了心有所想,因为自己身上有很多自己各种理由不愿改变或者难以改变的不好习惯。于是暗中计划更新自己,然而都在几天甚至几个时辰后放弃。之后残存的一点理智又把放弃计划变成延后实施,年中寄希望年底,年底寄希望下年初,又从公历年初的元旦延后到农历年初的春节,又从除夕延后到元宵,一个个可以当作新生起点的标志性日期都过完了,陋习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漫长的假日里早已懒散到没有日期观念,刚才瞄了一眼日历,2020年3月3日。三月三,即便不是我们传统农历三月,但这个日子还是让我记起童年时的一首歌谣,又是一年三月三。依稀记得是一首画面感十足的很美的歌谣。然而对我而言,和很多其他美丽的东西一样,只是依稀知道是美的,具体是什么早已淡忘了。于是翻出来重温一下: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记得那年三月三,一夜难合眼
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不觉亮了天
叫醒村里的小伙伴,一同到村边
怀抱画着小鸟的风筝,人人笑开眼
抓把泥土试试风,放开长长的线
风筝带着天真的笑声,和白云去做伴
记得那年三月三,一夜难合眼
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不觉亮了天
如今每逢春风暖,常念三月三
还有画着小鸟的风筝,和那小伙伴
风筝懂得我的心,朝我把头点
熟悉的旋律带着我的回到孩提时的东北山村,在记忆里搜寻那些天真的笑声,搜寻那些纯真的玩伴,搜寻那些简单的快乐,搜寻那些人和自然的交互,搜寻童真烂漫的那个少年。
俱往矣。弹指之间,半世恍然如梦的过来了。曾经庆幸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几十年里人类变革了过去几千年的生活常态。而驻足审视自己时,却发现已经找不到本来的样子,从而不禁自问,自己到底是这个社会进步的幸运儿还是牺牲品。
我发现自己面目全非,已经失去了自由。我不再是自主的我,成了奴隶,而且,还是承受着诸多方面的奴役。
我臣服于烟草。时时贴身携带,晨起睡前茶余饭后,每天无数次的亲近请安,乃至遑论忙闲,无关喜忧。有人比较多吸烟喝酒哪个更有害,其实本质有害程度差不多,但是喝酒总要有场合有俩小菜,所以频度没那么高,但是烟就随时随地。它消费着我的辛劳所得,侵害着我和身边人的身体,我却和它终日缠绵悱恻,同欢乐共老死。
我臣服于美食。食物已经逐渐失去了本来维生的意义,成了刺激味蕾的工具。味道才是王道,我早已吃不出清粥小菜的香甜,整日追逐着浓汤厚味零食。美食当前,胃容就无休止的扩大,大腹便便去就医时才会想起健康这回事。
我臣服于名利。我自幼贫寒,于是骨子里会有咸鱼翻身的潜意识。这种意识既给我注入了奋进的动力,也埋下了追名逐利的伏笔。名利引导着我渐入迷途,忘却了初心。郑智化的堕落天使就是生动写照: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伪善的面具,总是拿着微不足道的成就来骗自己,总是莫名其妙感到一阵的空虚,总是靠一点酒精的麻醉才能够睡去。
我臣服于娱乐。娱乐已经不再是忙里偷闲的生活补充。它逐渐成了生活的大部分,有时甚至成了全部和终极目标。更可怕的是,我越来越沉迷于简单肤浅的娱乐。影视只追求刺激和搞笑,无暇去思考。文字只追求猎奇和花边,无意去欣赏。器具只追求拥有,无心去把玩。旅游越来越多,印象越来越淡,因为根本懒得游,只是追求曾经到过打卡。
我臣服于手机。遥想当年,手机初问世,惊为天物。我这一代人,真实经历了通讯靠吼的原生状态,继而憧憬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再后是可以随处被找到的传呼机,所以手机一出现就被大众所钟情,因为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这个人畜无害人见人爱的小白很快就显露了它的狰狞面目,以润物细无声的蚕食策略,和平的把用户从主人驯化成它的奴才。随时可以打电话本身就让人自我起来,似乎一时手机不在身边就会世界大乱。短信让我时时瞄着生怕遗留了别人的眷念。后来的即时通讯工具更是让人感觉就自己是圈子的核心,随时有四面八方的牵连。手机之于人,比起吸烟的频次是有过之无不及。同样是网上获取信息,以前在电脑上总要在房子里台案前,貌似还有个计划有个仪式感,而翻看手机已经成了挠痒痒一样的下意识行为。媒体推送让手机有了翻不完的内容,荒废了时间,浪费了精力,透支了身体,淡漠了人际交往。
我臣服于网络。网络让信息获取变得便捷,同时也增添了我的惰性。我不再有意去记忆去辨识,不再系统的学习,乃至不能静下来看一本书一篇文章,脑子里充斥的漫天的碎片信息。生活工作的很多本能已经因为网络的便利逐渐退化。离开网络,我会惶恐,会失落,会茫然。很多时候一番忙乱之后接入网络,然后只是漫无目的的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的事。网络构筑的虚拟世界里,让我随时看到可以逃离现实,去臆想自己的存在,乃至去臆想自己的辉煌。我会跟进焦点新闻,去追索热搜事件,去关注顶置帖子,然后偶然才会想起已经很久没有陪年迈的父亲说话了。
我饱受奴役之苦了,我对这些货恨之入骨却又欲罢不能。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已经逐渐迷失,找不到本来的自己。又想起刘欢的一首歌,再也不能这样活。
又是一年三月三,该换个活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