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来,我们写作训练营微信群上,青春飞扬,激情洋溢,群友们一篇又一篇(包括发表在《简书》)的好文章,让我大饱眼福。
群里不仅有掌声和赞美,也有良语和诤言。有这种诤友,是我们这个群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象征。
在我的人生经历上,也有这么一位终身难忘的诤友。当时,参加工作不久,我俩同去为期一年的农村工作,他从生活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到工作上的耐心指导,使我这个“菜鸟”倍感温暖。
出乎意料之外,大家眼中的“哥俩好”,他在一次民主生活会上,却抡起大棒,从工作、生活的细节说起,对我“大肆轰炸”,让我颜面顿失。会后,一位大姐安慰我,我对她说:“我懂了,老蔡是对我负责,对我好!” 这么给力的“大肆轰炸”,难能可贵。这种诤友,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
我很期望,在今后的新媒体写作中,也有这么样的诤友。
在微信里留评、点赞是一种温暖;而给你直爽劝言改正,甚至与你较劲者,更值得尊重。这说明他认真看你的文章,并提出批评,让你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而如果只有掌声和赞美的话,则会营造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封闭媒介环境,但却可能屏蔽了绚丽多彩的另一个世界,让自己的思维越来越自我强化。这种自我封闭的思维,并不可取。
我知道,愿意当面指陈的“诤友”,相当难得。而恰恰是这样的人,才是真正为你负责,才是良师益友,才能激励你“胜不骄、败不馁”,取得进步,实现梦想。
欢迎你,我的诤友!
(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