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1]
——课堂上激发的灵感永久地融入了我们的血液
孙李雪 李士金
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研究” [2]告诉我们,由于缺乏正常的学术批评,学界的乱象丛生。袁编说苏轼更多的诗歌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这显然与苏轼诗歌内容有较大差距,“傲视”“苦难”有必要吗?何况苏轼并未“傲视”,只是“正视”“苦难”而已。袁编云: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3] “宋诗的鼎盛时期”是否在“北宋后期”,这当然可以有不同意见,但是,读者如何理解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元祐”(1086年-1094年四月)乃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个年号,时间只有九年,而北宋后期是多少年?1094年以后直至北宋灭亡尚有大约三十年。袁编云“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 [4],如何说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即使“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最终在苏轼手中得以完成”,也不能说柳永“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有所提高即是“提高”,提高无止境,苏轼也未必“完成”了这个“任务”嘛!袁编云:“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词向诗风靠拢”?“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还要等到苏轼“提供了理论依据”[5]才开始吗?词被称为“诗余”,词即是诗歌的一种类型,“相互沟通渗透”是很自然的事情,是文学史上众所周知的事实情况。袁编云“苏轼写诗的方式是凭才情而随意挥洒” [6],此不足信。若说“凭才情”,试问哪个诗人写诗不“凭才情”?若说“随意挥洒”,试问哪个诗人没有写诗的基本工夫能够“随意挥洒”?
人生道路上的无数尘埃落定后自己要把记忆中有价值的人物事件激活
与李士金老师的缘分始于大三上学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课堂上,受益之深前所未有。老师把多年前的一张公益宣传发给全班的同学。他用九十五个汉字,以“公益宣传”为题,从个人博客和百度搜索两个方面,简单幽默又实用的介绍了自己,印象颇深。“公益”一词,彰显出老师的本意,不为名利,也不为宣传自身,而贵在“公益”,以自身所学,传递知识;以自身之悟,交流探讨。便于他人查找资料,找寻心中之问。名片中“交流”一词,不是简单的字面表象,还告诉我们学习平台的广泛。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都可进行一番学习交流,共赴一场学习盛宴。学习课堂不只是在课上、课下,还可以是线上、线下的,途径也可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由此,开启了我使用博客进行课堂交流的大门,在博客里与同学们一同畅谈文学,抒发课上感慨,也可查看老师所发之博,潜心感悟。老师的名片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①”(唐•杜甫《春夜喜雨》),无形中影响着更多的人。“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坟典②”陆机在《文赋》中告诉我们要广泛阅读,颐养情志。李士金老师的观点与之有相通之 处,那便是阅读。老师曾说“要善于在古代文学名著的海洋中游泳”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无论学习什么专业,读书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多读、细品,体会其中的奥妙。老师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生动、形象、深刻的反映。我们对作品的阅读,也是对那个时代的了解,学习这些作品,能够获得精神的洗礼和审美的享受。我自身阅读量实在太少,也达不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与老师所强调的大量阅读来说,相距甚远,十分惭愧。我会读一些吸引我的作品,但我所涉猎的书籍范围十分狭窄。尤其是上了大学以后,专业课要求阅读的书籍看的多,其它的所读甚少,随着学业的增加,读的愈来愈少,也十分迷茫读何书,怎样读书。李士金老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这门课惊醒了正在迷茫中的我,同时也唤醒了我对古代文学的热爱,这份热忱让我想要去阅读。期末考试期间,我们忙于各科考试,沉重、繁琐、高压成了我们那个特殊时段挥之不去的词语。而老师用自己大学期间的例子告诉我们要学会放松。1984年他考研前一天晚上,住在淮师的学生宿舍,拿起年轻的校友床前放置的外国小说读了起来,放松了心情。第二天考试效果极佳。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话语使我们定下心来,用其它作品转移内心的焦虑,转换思维,轻松面对考试。人生许多时候真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③”(宋•陆游《游山西村》)。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课堂上,李士金老师曾多次感慨“温故而知新”,人生道路上的无数尘埃落定后,需要自己把记忆中有价值的人物、事件激活,这是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我们的要求。课堂中,老师实践圣贤的教诲,不遗余力。在同学们上台研讨之后,让我们“趁热打铁”,快速讨论课中感受和所学到的知识点,这训练了我们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接受能力、创造能力。同学往往都尽力在表达自己的“新意”。“作文是写好的,练好的,不是批好的”,“要写好作文,必须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多练习,多交流”,老师说到他当年渴望求知读书的事情,他的亲戚王素生是他的同学,王的哥哥是民办教师,家里有书,老师便经常在那位亲戚吃饭看书的时候,站在他背后看书。许多书都是这么看过来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必然主要建立在和学生当面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当老师说出他的生平读书故事后,我的心中倏的触动了一下。我们今天有这么好的读书条件,却许多时候没有真正进入读书的境界。这难道不应该自我检讨反思?
陈佳慧讲述文天祥流露的真情实感手势动作让我印象深刻
在本课堂的最大收获就是同学们的登台演课、课堂讨论和自身的演课和发言,这让我看到了每一个人的优点,也认识到自己需努力的地方。曾俊文同学能够运用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的三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④。陈佳慧同学在讲述文天祥的爱国思想情怀时,所流露的真情实感和手势动作,也让我印象深刻,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她对这种情怀的感触,不自觉地流露才更能感受其真,她和韩佳怡同学都讲到了文天祥,文天祥的文山精神通过韩佳怡的讲述和老师的补充,让我对待一些事物的看法有了双重性的看法,,明白了“真理”这个词的更深的寓意,它并不是亘古不变的,要辩证的看待“真理”一词的含义。高祥宇同学在讲述辛弃疾《沁园春》时,最后以罗曼•罗兰的话总结,既贴切,又发人深思:“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李奇同学用活泼的语言,以生动形象的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来讲述陆游的《沈园二首》,极具动态性,在故事中对陆游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是的,对古代名人也要客观的看待,要从多角度去分析人物。两个人的爱情,有自己坚持的地方,也有偏执之处,唐婉过分思念,身心俱疲,而陆游的怀念之情从侧面也加重了唐婉的心理痛苦。爱情,若不能长久,两情相悦只会徒增二人伤悲,如果女子当初坚强一些,少想一些,或许二人的结局能有所不同,但那也只是后话了。老师点评时认为陆游在离婚后仍然写诗词对唐婉表示深深的爱意,从他个人感情看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唐婉后夫的赵士程如何受得了!尤其是唐婉一样表示着自己对陆游的思念,更是让赵氏无法忍受人格上受到的屈辱。唐婉的早逝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陆游造成的。老师的点评往往是即兴演讲,富有启发性,让我们眼界打开,耳目一新啊。陆鑫同学讲述萧德藻《古梅二首》时,系统地介绍了梅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发展,它是经历了一个过程才逐渐被人欣赏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也让我不禁感慨梅花神奇的魅力,正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梅花审美文化的发展:魏晋之前的“遗梅”是梅的实用阶段,可吃;魏晋的柳梅相衬是梅的审美兴起阶段,对梅花多赏其花香色白之貌,由此可推出,当时人们并未认识到梅花具有的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高洁品质;中唐的桃卑梅尊是梅花道德情怀的逐渐形成的时期,梅的地位上升;宋代的岁寒三友是梅花道德情怀的最终形成的时期,可与松竹媲美。从前,并未思量太多,只知道它的高洁,殊不知梅花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这让我联想到了人类自身,我们的一生也可以分为几个时期,从小到大到老,如果长寿的话,也可以活到百岁,但那只是对于极少部分人而言。每一个时期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是不同的,我们的认知、品行、性格也在不断变化,好坏总是相伴而行,褒奖和批评也是交替出现,我们在不自觉中受到外物的影响。若是像梅一样,哪怕千年,也能守住自己的初心,不畏风寒,不困世俗流言,这境界也就更加开阔了。我们需要的榜样从不拘泥于它是否是人类,对于梅而言,它亦是我的榜样,让人钦佩。老师对陆鑫登台展示的内容十分欣赏,点评时一再感慨,他下了很多工夫啊!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就在于激发同学的热情,学会学习,有理想学习。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⑤(元•王冕《墨梅》),我们就应该浩然正气留人间。每一位同学都在为自己的演课努力着,通过他们的讲课,我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被文学作品所折射出的魅力所吸引,喜欢上了古代文学,求知的欲望也更浓烈了。每一次听课都像经历了一场赛跑,酣畅淋漓,乐在其中,尤其是在课堂发言阶段,争分夺秒,头脑在不停地思考,语言跟随大脑一同运转,语之精,思之深,悟之妙,使得记忆更深刻。我很庆幸在大学读书期间第一次上台演练讲课,老师鼓励的眼神和同学倾听的目光,都无形中鼓励了我。通过这次实践,不仅是能力的锻炼,更是知识的启迪。朱熹曾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学与思的结合,让我们在阅读与创作的过程中,激发灵感,启发思维,受益更多。我讲论的是杨万里的诚斋体。通过查找资料、阅读、思考,我给杨万里设置了一张名片,包含了地位、成就、身份三个主要方面,通过自己的探究性学习,我重新认识了杨万里,不再是《小池》中“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⑥的那个诗人,而是一个丰富鲜活深刻的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诗人形象。他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超强的领悟能力,去触碰自然,赋予它们生命与灵性,让人不觉称妙。是啊!我们应该有一双灵动的双眼,有一颗充满活力的内心,是一份淡然的洒脱,纯真的坚毅。“活、灵、趣”是我对《暮热游荷池上》的感悟与总结,我欣赏着杨万里对自然的独到见解,和那份喜欢。正是因为那份喜爱之情,所见之景才是美的、活的、有趣味的。拥有一双灵动的双眼,去感悟自然、生活之美,我们会发现身边更多的美好。同时,他也是爱国的,如《过扬子江二首》正是他爱国的诗篇。其一:“祗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千载英雄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⑦写出了扬子江的壮阔气势,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对国家的担忧,耐人寻味。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⑧(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学期同学们的讲课十分精彩,脑中的记忆和课堂笔记共同提醒着我,激励着我,既是一份知识,又是一笔财富,属于我们1502班的集体记忆。老师新浪博客中课堂研讨园地中保存了许多同学的点评发言,记录着每一个人的所思所悟,正如老师说的,当我们老了以后,可能脑中的记忆不再清晰,但登录博客的那一刻,所有的点点滴滴全都涌上心头。留在老师文章里的评论发言,将会成为我们班大学生活最有意义的历史痕迹。多少年后再次重温大学的课堂,想起发言的那些人和事,是幸福的、美好的,激动人心的。真的,这学期的课堂,让我又“惊”又“喜”,“惊”的是改变了我对课堂教学的传统认知,李老师创立了新的教学模式,充满着紧张、刺激,同时也激励着我,加入其中,乐享其中。“喜”的是,对课堂的热爱持久地留在了我的生命之中。李老师曾说:“就整个人生发展而言,一个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比现有知识基础更重要。”我庆幸遇到了一位仁慈善良、正道直行的良师,他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随时显现出普度众生的情怀。古代文学的课堂虽已结束,但我们思想的火花和激发的灵感却永久地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最美好的乐章。
结束语:担负起传承圣贤文化之神圣历史使命
许多年来圣贤文化被狭义的理解,甚至被歪曲。其实,圣贤文化容纳一切有利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比如中国古代小说,其中蕴含着人类生命的梦想,即是圣贤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但往往不可能,便只有在幻想中去实现了。住在海滨的人天天面对茫茫无际的大海,风涛的怒吼未免使人惊慌万状,而当风平浪静之时,鸟儿自由自在地在大海上飞翔,又是何等的令人快慰!然而无数的初民因一不小心便葬身鱼腹、消失在无底的深渊中,又是何等的令人愤怒。《精卫填海》的神话便是愤怒的心理的流露。然而,大海毕竟是神奇富丽的,有无限的诱惑力,人们遐想那隐约的海岛上居住着飘逸的仙人,那蓬莱、瀛洲、方壶等的仙岛便随之产生了。美好的愿望永远在无限的幻想中飘移,正是这种幻想指引人们愈来愈走向现代的文明。有关西王母的大量传说,正是为怀念和记录女性本位、女性崇拜的社会心理而产生的。[7]
[1]致谢:本课堂教学改革得到淮阴师范学院朱汉清、周桂峰、施军、赵宜江、周平、李相银、许芳红、杨颖、陈年高、孙义清、陈华东、赵科印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PZY2015C205)。
[2]徐竞之,李士金.中国学术生态细节研究——以2002年朱子文学论文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7(11)中:68-69.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三版,第64页。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三版,第64页。
[5]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三版,第65页。
[6]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三版,第73页。
[7]李士金著《中国古代小说社会心理分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