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网上曾流传关于印度电影到中国的段子: “先是来了《摔跤吧!爸爸》,接着《神秘巨星》上演《离婚吧!妈妈》,《起跑线》则是《加油吧!孩子》。”
事实是,无论宗教信仰、男权社会、政治争端还是民族自信,这些年在中国红了的印度电影,都将其通通批判了个遍。
这次,抡起的大棒又指向了教育。
电影《起跑线》,以“为女择校”这个极小的角度为切口,用极为喜剧化+戏剧化,又不失真实的方式,讲述了一对新兴中产阶级父母,不惜上演现实版“孟母三迁”和“微服私访”,将女儿送至印度最好的私立学校,最终却又放弃的故事。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便是这部电影最直接、最露骨的核心思想,而这恰好完全迎合了我大天朝父母们无以言说的痛点,导致这部片成为热门。
这种用喜剧来层层深入讽刺教育问题、贫富差距扩大、阶级固化严重、社会不公等这样的严肃议题,换作韩国来拍,一定把你往死里虐;换作中国,一定拍成家长里短的伦理剧;唯独印度人拍,能如此接地气的让你大笑过之后,又让你总觉得不得劲儿。
二.
哪里不得劲儿?
在《起跑线》中,服装设计店老板拉吉和老婆米塔,为了争夺进私立幼儿园的名额,买了学区房,进考前培训班,使尽了浑身解数。
虽然两人和孩子面试都很成功,但最终仍没能进入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原因是——“学校不想收服装店老板的孩子,因为这样的父母没有受过什么好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也不会重视。”
看到这,你的脑子里,会不会突然蹦出去年底,网上曾流传的【家长委员会“霸气履历”竞争】事件?那些世代名门双一流大学毕业的父母?
一言以蔽之,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父母的背景,在孩子的教育生活里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当然,你可以说这片子很套路,就是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教育的套路式呈现 ;
你也可以说,这就是宝莱坞电影的商业本质,看似理想主义悲愤的背后是投机主义的献媚;
你还可以说,这是在拍普罗大众的马屁,影片处处都是自以为是的牵强桥段,和刻意猛灌毒鸡汤的良好自我感觉。
我就一句:为毛中国拍不出来?
我们中国人在教育这座大山面前,那也是说多了都是泪的汪洋感受啊!
可是,为毛我们却只能坐在影院里,在邻国的电影里寻求共鸣,这心里能得劲吗?
人们总是倾向喜欢自己没有的东西,所以,现在的印度片像以前的韩剧般受欢迎,没毛病。
其实,我们也有大把高质量地现实素材,但它们却最终只是讨好了闲暇煲剧的主妇们,诸如《虎妈猫爸》、《亲亲我好吗》。
这部电影让你忍不住想吐槽的地方很多,但如鲁迅的「呐喊」般,至少人家发出了声音。
即便你对“鲁迅”代表的阶级身份不认同,“鲁迅”的文笔不认可,但你能否认人家振臂高呼、直面现实的良心与勇气吗?
或许,堂吉诃德式的表达笨拙而无力,但他们努力的样子却是让人肃然起敬地!
三.
片子真正出彩的地方,是把学区房、摇号、行贿、走后门、教育商业化、政府低效……等现象全拍了出来,片中富人阶层的虚伪和中产的焦虑,俨然我国的一副镜像。
比如拉吉第一次去学校给孩子报名,天还没亮,学校门口队伍已经排成了“春运现场”;很多家长凌晨12点就来打地铺占位,甚至带着塑料瓶接尿,拉吉连报名表都没拿到……
片中,米塔经常念叨:“如果我的孩子考不上好的幼儿园,就进不了好的大学,出来就找不到好工作,之后会被孤立,变沮丧,最后很可能会去吸毒,一辈子就毁了。”
这些,是不是你有我有全都有?是不是戳中了中国父母的痛处?
只能说,太适合中国家长看了,完全贴合如今一二线城市现状:公立学校拼学区房,私立学校阶梯分明,培训机构贩卖焦虑,考孩子背后是考父母,有钱你也只是旧市街的暴发户商人,我们的家长也在『起跑线』上施展各自的绝技……
《起跑线》剧作、节奏和表演都较扎实,剧情有层次,几次转折也都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总之,宝莱坞商业映画还蛮适合在电影院看的,无需任何负担又总能在不经意间糊你一脸。
虽然刻意、矫情、做作、理想化的地方有,结尾也硬行拔高蜜汁尴尬,不过就冲这几句台词:
“我们都会了英语,谁来伺候你们? “
“贫穷没有那么容易学”。
“怎样?你是想举报我吗?找媒体?记者?政府官员?别忘了,他们的子女也在这所学校。”
他们已经甩我国某些假借批判之名、行误导之实的片子几条街了,就为这也要为阿三打call。
四.
影片的笑料,全部来自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拉吉一家,为了给女儿弄到“RTE”指标,在贫民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遭遇。
诙谐也好,无奈也罢,这种悬殊对比下的贫穷,只会让人更加地感伤。因为印度富和贫的现实骇人差距,可能比电影表现得更加不堪。
有人曾说过:艺术只有政治的责任,而没有政治的目的。社会形态是求变还是维持现状,并不是一部电影、一位演员可以扭转的。
所以,虽然影片很好地诠释了,穷人像穷人,穷而有骨气;富人像富人,为富有仁义。但观众们知道,这纯粹就是导演为造梦,吹的肥皂泡而已。
穷人的代表希亚姆说过一句特别赞地台词:
“身为穷人,没有资格大喜大悲。”
表面看是对命运太残酷,各人有天命的释然,实则是对社会阶层划分地沉重无力感。
电影为了消解矛盾,让富人穷人在最后关头达成谅解,其实也正是想借这种童话式的剧情走向,给予那些穷人一种人生五彩斑斓的希望。
只有向着既定的方向坚持,才能可能迎来化茧成蝶的一天。因为,即便在最卑微的地方,至少还有努力的权力。
而每一个在富与穷、初心与梦想间挣扎奋斗的灵魂,都在与不可未知的博弈中,为生活努力着,我们都一样。
五.
以前总认为升学择校是天朝特色,后来以为是东亚特色,再后来看了美剧才发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是个国际化的问题指向。 "
"我们明明有条件,为什么不为孩子努力一把? " 我敢说,所有做父母的,还不都是因为与米塔的同样一句话,才踏上了一条不归路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硬着头皮冲,不顾耻笑强融上流圈,还要装赤贫去弄指标,不都是焦虑与恐慌下的不智之举?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打地洞。”中国古老的谚语,真是放诸四海皆适用啊。
像拉吉和老婆米塔,买得起学区房豪车奢侈品,但照样没办法进入理想的学校,只因为他们是开服装店的。 “
阶级固化”早已是教育制度中存在的一条无形“鄙视链”,而“赢在起跑线”就像是一个紧箍咒,让中产时刻紧绷着一根弦----即使不能更上一个阶层,也不能让自己的的下一代降一个梯队。
而优质教育的稀缺性,注定了有教无类终究是空中楼阁的理想,不可能是普世的。
“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当教育变得生意化、阶层化、垄断化后,教育公平公正的问题就暂时没有药剂,只能交给时间去解决。
那么,教育这条起跑线,究竟是孩子的起跑线,还是家长的起跑线?
答案显而易见: 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啊!
只有当你奋斗到足够的高度,让普通人踮起脚也够不着你,你才不会为了下一代的教育权利,争得头破血流。
认清这个事实,的确很残酷,但要想在起跑线上,不做一声枪响就摔倒的人,我们除了不妥协不放弃,持续地努力前进奋斗,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