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金字塔原理》1.1

为什么要使用金字塔结构?这个和心理学一个重要的原则相关——记忆容量有限性原则,即人们的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是有限的,当时有一篇很有意思的论文,讲到神奇的数字7±2,聪明人能一下子记住9个数字,笨一点的人能记住5个。所以在写作、思考、表达、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要用尽量少的词汇把要点凸显出来,像金字塔结构一样,既有重点,又有层次性和逻辑性。

金字塔结构是怎么样的?一般由塔尖、塔身、塔基三部分组成,塔尖是结论,是表达的总论点;塔身是分论点,是论证过程;塔基是论据,是支撑分论点的论据。塔尖到塔基是纵向结构,塔身分论点之间则是横向结构,不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就涉及到逻辑学中的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要区分自己思维的过程和讲给别人听的过程,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从具体迹象出发,来寻找它背后抽象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找到一个统一性解释(塔基→塔身→塔尖);而在表达出来、讲给别人听的时候则是“自上而下”,先给结论,这样对方才知道你想要说什么;再分层次地逐层展开,这样对方才能跟着你进到细节里面(塔尖→塔身→塔基)。两种信息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总结为一句话”自下而上思考,自上而下表达“。

举例:比如猎头在寻找目标人选时,看到简历,会在脑海里里一项一项分析是否是我们想要的,他年龄多大,他学什么的,他做过什么工作,过完的亮点在哪里,他为什么看机会等等,所以综合来看,他真的是客户的“梦中情人”吗?(塔基→塔身→塔尖)

在给客户推荐候选人的时候,先说这个人选符合客户需求,即结论先行。为什么符合,接下来就是分论点,从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工作经历(主要工作内容、业绩)、教育背景(学校、专业)、跳槽动机等方面逐层展开。(塔尖→塔身→塔基)

金字塔中思想的规则:

1、任何一层的思想必须是对下一层思想的总结概括。

2、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个逻辑范畴。即有共同点,可以是“原因”、“步骤”、“需作出的改变”等,尽量用单一名词概括。

3、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所选择的逻辑顺序体现了思维分析过程,演绎推理、发现因果关系、化整为零、归纳总结是大脑可以进行的仅有的4种分析活动,对应的逻辑顺序为演绎顺序、时间(步骤)顺序、结构(空间)顺序、程度顺序(重要性顺序)也是大脑仅用于组织思想的仅有的4种顺序。

组织思想的4种逻辑顺序是什么,举例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结构(空间)顺序:中国、日本、法国

程度顺序(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什么要使用金字塔结构?这个和心理学一个重要的原则相关——记忆容量有限性原则,即人们的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是有限的,...
    克拉拉的成长阅读 3,258评论 2 1
  • 之前的分享曾经说到过: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多学思维模型而不是信息。对于人的学习而言,思维模型就像人的骨架,房子的结构,...
    夜之默阅读 6,687评论 0 0
  • 在生活、特别是工作当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需要向他人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阐述自己的观点、想法的情况。可现实中,我们...
    速读G先生阅读 5,684评论 0 2
  • 身为写作人的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费尽心思写完一篇篇文章,本以为自己的得意之作肯定能得到编辑赏识,结果一次次被现实...
    e9c524713235阅读 3,923评论 0 1
  • 《金字塔原理》教给你一套组织思想,架设结构的规范动作,能提升你的逻辑能力、你的思考更有序,表达更有力,受众能...
    顾嘟嘟_eec5阅读 3,57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