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在高考语文复习中不重视课本,认为反正高考语文试卷,学的都不考,考的都不学。这是认识有问题,我们的课本是经典案例的示范,而考试则是对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如果还停留在学一篇会一篇,不学不会的层面上,那就得改变观念,调整学习思路。所以今天我们接着复习课本,梳理文章《寡人之于国也》的结构和内容。
如大家所知,素有“亚圣”之称的孟子谈问题时,常用夸张 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寡人之于国也》也不例外。
文章开头,梁惠王在提出疑问之前,以他为赈灾救民所做的一切为例,申说自己治国已尽心尽力。他困惑的是若与邻国国君作比,自己国家的政治要好很多,但为什么自己国家却“民不加多”呢?
针对这个问题孟子并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列举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问题,诱使梁惠王不知不觉地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孟子很自然地转入正题,“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百步”“五十步”从本质上讲都是临阵脱逃。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风趣地说明梁惠王的政策和邻国统治者的不尽心,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別,只是形式和数量上不同而已。这一比喻化抽象为具体,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了事理,富有说服力。
接着,因为从之前梁惠王的问题中,孟子早已看出梁惠王追求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政治雄心,所以他顺理成章地阐释了自己“仁政”思想。
他说想要“王天下”首先得“养民”。要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要随意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违背时令伐木,不误牲畜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积极组织民众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现固政权。
其次得“教民”。说明施行仁政还要兴办教育,使民众知廉耻,讲礼仪,倾心归附。孟子从“衣帛”“食肉”“无饥”“不负戴于道路”等方面详细论证了发展生产、兴办教育的种种措施,层层铺叙,把自己的主张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画面。
至此,百姓就可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
为了把问题说得更深入,孟子先是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然后孟子又针对统治者“涂有饿莩”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将“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将“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这个比喻既生动形象,又一针见血。
文章最后一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地照应了开头,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问题,指出统治者需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接受教育,懂得礼仪。如此,人民才能归顺。
综上,我们看到,孟子巧用比喻和举例,机智地回答了梁惠王“民不加多”问题。自然而然地阐明了自己“民为国本”的思想,没有枯燥的说教,只有一句句紧贴现实的真诚建议。不动声色地反驳了梁惠王说的“于国”“尽心”。如此高超的劝谏之术确实值得借鉴。
好了,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下一课。最后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