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公众号:赤脚少年的青草地
关注公众号,获得更多文学知识,读书干货
今天的文章有些长,不过恳请大家能够花上十分钟耐心看完!
杂说一下
1
在日本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极富盛名的作家,他的作品一经问世,就受到年轻一代的狂热追捧。他不仅是日本人民最为熟知的作家之一,也是作品最早被近代中国引入的作家之一。在日本的中小学,他的作品被写入教科书;市面上通行的千元钞票票面选择用他的头像作为标志;他被称为“国民作家”,用一针见血的文字彰显自己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对日本近代乃至中国近代的文学发展都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
今天,我们抛开历史,只谈论这样一位历史伟人。
2
1867年,这是注定动荡的一年。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都在为自己的国家戮力奋斗着。眼下正值寒冬,寒冷的西北季风呼啸着吹过关东平原。此时,日本举国上下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倒幕运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就在明治天皇登基后的一个月,一个未来会轰动文坛的孩子在江户城区(今新宿)出生了。生父为他取名为,夏目金之助。
作为家中的幺子,他没有经历家族发展的鼎盛时期。因为家道没落,夏目儿时甚至未曾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直到十岁,夏目才终于有机会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
年少时期的夏目十分热爱汉文。
1881年,15岁的夏目进入二松学舍学习汉学。求学的一年里,他通读了《左传》、《史记》、《汉书》等诸多著作,知晓了唐诗宋词数千言,并开始学习创作自己的“诗”。汉学对夏目的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作品里蕴含的优美文辞和深刻思想,都与他深受中华古典文化的熏陶密不可分。汉学同时也对他世界观、人生观的构建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影响。
文学的种子开始慢慢在年少的夏目心中发芽,他急切地想要挥洒自己热烈的文学志向,却被家中的长辈泼了一盆冷水。母亲因病去世后,他与家中的关系降到冰点。
幸福为什么不能眷顾我?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夏目19岁那年,他决心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离家外宿,开始了漫长的求学之路。
3
1888年,夏目21岁了。
这是思想最为躁动的年纪,也是最能学习新思想的年纪。他转到东京第一高等中学(此时江户地区已改名为东京),但当时明治政府已经把“西学”立为正学,仔细考虑了当下的形势,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学习英文。
不过在二松学舍的学习已经让他对汉文的运用已经达到炉火纯青了,一些作品他已经可以熟练地用汉文评论。同时,他也在积极地创作着自己热爱的汉文诗和一些日文小诗(俳句)。据统计,夏目一生共创作汉文诗二百余首,他反感“铺陈繁冗”,并努力摆脱朱子学(朱熹其学)给汉文带来的桎梏。第二年,他从《晋书》中的“漱石枕流”中取“漱石”二字作为自己的笔名,并从此未曾改过。
高中时期的夏目不仅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汉学,同时也与时俱进地学习着西方先进思想,学习英语,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大事。
1890年,夏目进入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英文科就读。他凭借着多年的汉文学底蕴,和出色的语言天赋,不时发表一些学术论文,有选择性地评判一些文学作品。很快,他便得到了校长的赏识。大学毕业后,他在校长的引荐下,到东京高等师范任教。也就是在这段英语老师的任教期间,发生了那件让大家耳熟能详的教学趣事。
在课堂上,夏目要求学生们把书中的“I love you”翻译成日文。这时,好多学生都直译成“我喜欢你”(私はあなたが好きです)或者“我爱你”。而夏目却摇了摇头,他认为直接翻译并不应景。男女月下漫步,如果翻译成“今晚月色真美”,更能把爱意含蓄地表达给对方,也不妨也是一种浪漫。其实从一些小事就能看出来,夏目其实不缺少浪漫主义的创作能力,尽管他将现实主义当作自己创作的主流,他还是写出了《玻璃门内》这样优秀的作品集。
4
1900年,在这段世界至暗的时光里,夏目经历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两年留学时光。在那个信息交换极不便利的年代里,出国游历是增长眼界的唯一途径。为什么说一定要出国呢?当真正踏足那片陌生的土地,就会发现当地的生存环境和社会背景有时并不像书中描绘的那么饱满。
当夏目怀揣着“不安”登上前往英国的客轮,回首望向那片自己生活了三十余年的土地,他的心中是否腾起了无数个迫切解开的疑团?
“文学究竟是什么?”
“作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我们把这些问题藏在历史的尘埃里,不去深究。
在留学期间,夏目意识到了西方思潮影响下的日本正在逐渐走向什么样的境地以及工业革命潮流下两国间的巨大差距。这让一心渴望自己国家强盛,逐渐摆脱列强控制的夏目倍感失落。熟悉英文,或者说是再多的外语,即便能够活学活用,也救不了这个飘摇不定的国家,这个局促不安的社会,这个逐渐失去民族自信的民族。“全盘西化”、“脱亚入欧”,这些名词在夏目看来是愚蠢的,他想搞清楚其中的利弊,而不是愚昧地跟风吹崇。
这曾一度让夏目精神衰弱。
但这也促使着夏目提起笔杆,让他更加向往投身文学。不过当下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未经变故,疯狂追崇汉学的懵懂少年。此时的夏目,心中有一团火,他想把这把火洋洋洒洒地挥落在人间,有良知者,见其高呼。
他要让世人知道:现在,他是夏目漱石。
在留学期间,他节衣缩食,从生活费中挤出余下的钱购置价格高昂的书籍。拒绝应酬和无效外交,一心钻进文学,忍受着孤独和拮据,写下了对日本文学理论的反思展望,并由此阐述了自己的文学观。在夏目看来,文学是脱离不开情绪的。一位作家的喜怒哀乐都体现在他的文字上。理智、印象、情感,作家一些内在的东西组成了一部完整的作品。经过夏目不断努力的沉淀和日复一日的探索研究,《文学论》应运而生。
5
回到东京后,夏目漱石晋升为东京大学英国文学讲师,不久后便升任教授。他在回国后的第一时间便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他笃定着,文学创作并非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文学史的地位实际是后人们冠以的虚构的存在,真正的文学并没有真正的评判标准,这点从当下的进步文学上最能够体现出来。
1905年,他在《杜鹃》杂志上正式开始连载自己的短篇小说《我是猫》,一经上架就备受好评。文中以一只猫的视角,嘲弄了当时迂腐的日本社会。“假如靠别人就可以了解自我,那就等同于求别人替自己吃牛肉...所以‘朝闻法,夕闻道’...”
文中的主人代表了明治时期日本的一类人,他们谈天说地,论古论今,却说不出这样谈的目的来。
以猫的视角来写小说是前所未有的,以夏目自己的话来解释,就是用“非人情”对世间的万物进行审视。跳出人情的固有思维,用旁观的态度来看事情。有些话,作为人的我们不可明说,可是一只猫都可以看明的事情,为什么人类如此愚昧呢?
文章的文风辛辣,这只“毒舌”的猫咪几乎每天都在吐槽主人,但仔细想来,这些吐槽没有一件不成道理。“要是没有和金钱情死的决心,就做不成资本家。”资本家的金钱万能社会和盲目崇拜西方的社会病态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十足的批判,万事都要借助西洋的标准来评判,那么再优秀的传统到最后也会魂飞魄散。
第二年,他又发表了自己的第二篇短篇《哥儿》,这同样也是篇批判社会的文章。不同于《我是猫》,这部小说以一位老师的视角叙述,我想,这大概和夏目早年间的教学经历有关。主人公看见了校长、同事间的斤斤计较和恃强凌弱,甚至将弱小的同事排挤走,从而心生愤恨。
好的故事总是由小事映射大事,明治期间教育的黑暗腐败被夏目挖掘的一丝不挂。这时期的日本教育又会培育出怎样的人呢?我想,夏目在看待教育的问题上,自己是十分清醒的。
总而言之,夏目创作高峰的前期,饱含了对社会的深思和批判,这与同时期的大部分作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知道,当时日本文坛盛行的是“自然主义”,而像夏目这样反抗社会客观的作品少而又少。
再后来,夏目病痛的折磨越来越多,为了创作的他辞去了教育的工作。他的文风也开始由早年的激昂批判转为内敛深沉。这里推荐大家去看两部作品《心》和《虞美人草》,这里就不再过多展开解读了。
6
我要撰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本身很喜欢夏目漱石先生的作品。我借助了非常多的资料,其中不乏有一些我无从考究的“非事实”,如有出入,希望学识更加渊博的广大读者积极斧正我。
为什么夏目漱石的作品放到今天依旧经久不衰?我认为,他的作品有很强的前瞻性。如果一位作家的作品能够经久不衰,那一定是对当下时代有一定的反思意义。
他不仅看到了人性中的缺点,更是把由人构成的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或以隐晦或以光明正大的方式指明出来,就算放到今天依旧是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比如,作为一个社会精英应当肩负的是社会责任感,应该有自己判别是非的能力,不应当过分地追求名利...
反观当下某些国家的社会,阶级固化严重,政府大大削弱文科类的资金投入,削弱文学上的学术研究,鼓吹金钱至上,民众缺乏常识...现实中的种种变动,其实已经把很多人的思想带离了本应和谐的社会轨道。
夏目漱石的作品同样对中国也是有进步意义而言的。
当下我们的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期,正符合“明治时期”思想道德的快速变化。我们的民众道德水准正发生着急速的变化,就从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当前国民文化的一些弊病。一些言论恰恰可以证实这点。
我们应当学习夏目漱石作品中喜欢自省和审视社会的优点。不要过度地鼓吹眼下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成就,而忽视了底层人民的文化教育和思想上的荒芜。
其实,单单凭借几部小说无法窥探到夏目漱石先生真正的内心世界。我们更多的也只是站在“旁人”的视角来审视这段我们未曾经历过的历史。鲁迅先生看到夏目漱石的作品后感慨万千,并深受其文学启发,《狗的驳诘》便是借鉴了《我是猫》的“另类视角”。
他对夏目漱石的评价仅为短短四字。
“当世无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