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是人生的态度,实力才是你的尊严。不要羡慕别人的成功,那是牺牲安逸换来的。不要羡慕别人的才华,那是私底下努力换来的。不要羡慕别人的成熟,那是经历与沧桑换来的。清晨有人在奔跑,有人在睡觉,有人在感恩,有人在抱怨。如果没有躺赢的命,那就站起来努力奔跑。如果自己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每天以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仅用了6周的时间就涨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已延伸了数百平米。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也许你现在所做的事情暂时看不到成果,但是千万不要放弃,你不是在成长,你是在扎根,等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后,便一发而不可收。
老子《道德经》第41章说道:“大器晚成”,最大的器具往往是最后完成的。引申的意思是: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成就较晚。天道和人道往往都是相通的,天道是大器晚成,人道也是如此。做人要厚积薄发,打牢地基,扎深根,最终才能有大作为。一个人,先要有足够沉淀厚重,才能爆发。
楚庄王即位的前三年,没颁发过一道命令,没实施过任何政治措施。右司马御座用打哑谜的方式对楚庄王进行试探,说:“有一只大鸟栖息在南方的山丘上,三年不振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不知这是一只什么鸟?”楚庄王心领神会,从容回答说:“这鸟三年不振翅,是在等待羽翼丰满;不飞不鸣,是在静观形势变化。它不飞则已,飞必冲天;它不鸣则已,鸣必惊人。你且等着看,不久就会看到奇迹发生了。”果然,过了半年,楚庄王开始亲政,其雷厉风行,赏善惩恶,平内乱,除外忧,诛齐败晋,合诸侯,霸天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韩非子对楚庄王的评价。是啊,一个人积蓄的能力越大,最后的成就越大。
唐朝宰相元载,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家境贫寒。为了改变命运,小时候的他走路去参加乡试。但时运不济,他多次参加乡试,也没有及第。唐玄宗时期,征求精通道家学说的人才,元载积极应试,中了进士,从此走进了官场。有道是,一举成名天下。一个人步入仕途,就能顺风顺水。这只是一种想象而已。当年,宦官的力量很大,元载只能低头,委曲求全。据《唐国史补》记载,宦官鱼朝恩故意在文武百官面前显摆自己,还含沙射影地羞辱元载。元载却不反驳,也没有露出愤怒的神色,表情很自然。鱼朝恩私下对人说:“笑者不可测也。”在安史之乱过后,他深受唐代宗器重,做了宰相。身在高位的元载,仍旧保持低调,不与人对抗,而是不动声色地收集宦官的劣迹。大历五年,唐代宗设宴,庆贺寒食节,并在席上说鱼朝恩的工作,鱼朝恩大声争辩,非常傲慢,周围的武士,迅速把他拿下。元载的人生,从此走上顶峰。认真想一想,如果元载不能做到“沉默”,他的人生路,早就被鱼朝恩挡住了,根本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作为一个普通人,想要取得成功,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黑暗中摸索。就像竹子在地下,不断向周围蔓延一样。把根扎进泥土,把毫不起眼的竹笋附在竹根上,这一系列的过程,没有谁可以看到。并且这样的行动,持续了好几年。学习“竹子”向下扎根、向周围蔓延的精神,你就知道“蛰伏”的意义了。
曾国藩早年愚笨,背书慢,写文章差。但是他却不肯放弃,多读多背,一句不懂,就不肯背下一句。四书五经滚瓜烂熟,课本知识不留死角,基础反而比别人扎实。他二十四岁中秀才,全县倒数第二,但是开窍之后,突飞猛进,几年之内就中了举人、进士。完成了很多人一辈子也无法达成的目标。
这些人物的经历其实很符合竹子定律。人生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但是任何事都有一个过程,由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这个过程无比煎熬,但是只要熬过来,才能最终获得质变,有所成就,才能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