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的时候不懂珍惜,失去后方觉得重要。”不知父亲什么时候写在台历上的,这是人的本性还是宿命……
2024年注定成为悲伤的一年,告别的一年。
父母的相继离世,在焦虑、抑郁、虚弱中艰难而圆满地告别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
家庭的变故接连写了几篇离别和伤感的文章,是为了告慰、自慰、忏悔、纪念,这也算是告别吧。
现在轮到写父亲了。
父亲于我是陌生而又熟悉的,害怕而又柔和的。
我想和他聊一聊小时候为了买一本两毛五分钱的小人书晚上趁他睡着从他盖在被子上的衣服兜儿里偷钱而被发现的事。
我想和他聊聊因为不会做题而挨打时的那种害怕、沮丧、愤怒和抗拒。
我想和他聊聊课余踢球被他在大庭广众叫停的尴尬与羞愧。
不是为了抱怨而是希望我们彼此能释怀,一笑而过。
他倒是几天前说过当初要是走走关系我可能会上好一点的大学,现在发展可能会好一点,是后悔或是对我的亏欠吗?我说发展的好不好跟上什么大学没多大关系,我是想表达,他做的已经很好了。
最后的岁月是无法预知的,只有今天才能知道。
给他买一件名牌的羽绒服,一辆电动轮椅,做一次饭,买一双舒服的布鞋,陪他逛一次公园……,我想这是两个曾经“敌视”过的男人无言的释怀吧。
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虽然有一点知道,但从未真正走入过他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我相信他是一定是孤独的,坚强的。而我却觉得还有很多的时光陪着他,或者在忙完今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再来陪他,也想把他接到家里来,又担心他的不习惯不自在,总之,没有最后的陪伴是今生最大的遗憾。曾经对母亲说会照顾好爸爸也成为失言的不孝。
父母于我们的爱是饱满的,溢出的,我们于父母的爱是缺失的、粗略的、程序化的,必将终生遗憾。
父亲的一生是艰辛的。小时候家里是贫寒的,在那个时候上学是一种奢望,对于贫困人家而言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在奶奶的支持下,父亲在寒窑破洞里坚持学习,终于因家庭不济而放弃学业,回家种地。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带着学生们参加中考,看到了在地里耕作的父亲,就叫上父亲一起去考试,父亲考上了,学业得以延续。
父亲后来考上了山西最高学府-山西大学,艰苦的学习生涯一直在延续,写信用的纸是地上捡的传单,用背面写。袜子打满了补丁还在穿,据说后来放进了山西大学的展览馆。
父母结婚的时候仍然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结婚用品基本上是家庭和单位接济的。
这样的经历也正是他严厉要求我们学习的重要原因吧,对于贫困人家的孩子来说,上学是唯一的出路。为了培养我们他自学初中、高中的数学、英语的全部课程,放假后给我们兄弟三个补课学习。我们是不爱学习的,为此也挨了不少打,我们是无法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的。
上学的时候父亲操劳我们的学习,工作后操心的是我们的家庭、工作和身体。只是从严厉变得柔和,从命令变成了商量。只是父母的关心与我而言变成了烦躁,不耐烦。新冠后身体一直不适,于是变几乎每天都接到父亲的电话问询,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扛过去,但受不了一天一个电话的问询。今天,这过往成为了一种深深的歉意,来不及说一声对不起。
父亲的一生是辛劳的,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孜孜以求,桃李满天下,获得了特级教师的称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了照顾多病的母亲,几十年未出过一趟远门,这是一个普通男人无法做到的,他内心的大爱、隐忍、心愿我们从未体会到,这是和父亲相处一生最大的遗憾。
父亲的遗言是整理遗物时看到的,是在母亲在世时写下的,兄弟情深似海要珍惜,照顾好母亲,存款,短短几句话涵盖了最重要的事,也勾起我们的无限悲伤。
他们的一生是圆满的一生,大爱的一生,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身前没有让子女照顾一天的病榻,身后没有给子女增加一丝的负担。
人生此一程,永生难忘,泪流满面,刻骨铭心。
《百年孤独》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不要对别人心存太多的期待。我们总想找到能为自己分担痛苦和悲伤的人。可大多时候,我们那些惊天动地的伤痛,在别人眼里不过是随手拂过的尘唉,一个人的成熟不是你多么的善于交际,而是要学会与孤独和平相处。或许成年人的孤独就是悲喜自渡,而这也正是我们难得的自由。
这段话写给我们自己,也许这就是宿命,无法改变。也写给父母,感恩大恩大德,深深地说一声:对不起。如有来生愿报此恩,还此心债。
愿您们安息,天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