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过往让“三线精神”再次绽放
这是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忠实的建设者用青春在祖国这片土地上根植下忠诚奉献的高尚情怀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为祖国在艰苦奋斗时期作出了卓越贡献。
六盘水,一个因“三线”建设而诞生、兴起的城市,,由此翻开了六盘水独立作为行政区域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新篇章。而六盘水丰富的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以及优越的地理条件,使之成为西南“三线”建设的重镇。在支持“三线”建设短短十几年中,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响应国家的号召,在中国大山深处,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为我国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也给我们留下了艰苦创业、敢打敢拼、团结协作、爱国奉献、不怕牺牲、舍家为国的“三线”精神。
“三线”建设是六盘水的“根”,“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六盘水,没有“三线”精神就建不好六盘水。饮水思源,不忘历史,追忆“三线”,为不忘“三线”建设对六盘水做出的贡献,六盘水市设立了“贵州省三线建设博物馆”,让六盘水后世之人永远铭记“三线”建设、“三线”建设者和“三线”精神。感恩的六盘水人,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念念不忘“三线”建设者们为六盘水做出的伟大而无私的奉献。拼搏的六盘水人,正在代代相传宝贵的“三线”精神,迈着坚实步伐,朝着小康社会走去。正所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世纪的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作为新时代的主人,发扬“三线”建设者们留下的优良传统刻不容缓,让我们在“三线”西南重镇——六盘水,立下我们青春的誓言,不畏艰险、勇攀高峰,带着“三线”建设者的光荣传统去开拓未来的路,同社会主义新中国共同发展,让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将“三线”精神代代相传,使“三线”精神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