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书评:自古忠义两难全,成全了忠却负了义,是功?是过?

你听过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给新生儿命名的吗?

譬如陈鼻、陈耳、陈眉、王胆、王肝,还有李手、肖下唇、赵眼,吴大肠等等,真是五花八门,是不是觉得即新颖又有趣儿?

那你又见过吃煤的吗?

什么,吃煤?

对,你没有看错。

煤不是黑色的吗,能吃吗?

在特殊情况下就能!

在六零年代举国上下闹饥荒的时候,食物比金钱的诱惑更大。什么挖野菜、啃树皮、吃草根、生吃玉米棒儿,光听听也能想象出来那悲苦岁月里人们的生存状态,更何况还有许许多多我们所不知道和不能想象的情形。生活里除了饿还是饿……

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可想而知那断面处都能照清人影,亮晶晶又散发着松香味的煤的诱惑有多大。黑算什么,比起填饱肚子,黑简直不值一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应当感恩我们生在了这样好的年代,知足常乐,但愿不是纸上谈兵!

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天下奇闻趣事儿真是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

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风土人情,这可谓是一次新鲜的阅读和体验。无疑又让我增长了见识,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这些都是莫言的名作《蛙》里面的情节,没有看过的赶紧行动起来吧。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让他一夜成名,各种电视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一时间他的名声如雷贯耳,我也是在那时才得知他的大名。

而《蛙》是我读莫言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在2011年8月获第八届矛盾文学奖。初读莫言的书,就被他的细腻文笔惊讶到了。也许是我太大惊小怪,试想能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自然有他独特的艺术造诣和文学功底。

这本书以剧作家蝌蚪的身份,采用向日本作家杉谷义人写信的方式,以新中国近六十年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身为妇产科医生的姑姑复杂又悲凉的一生,故事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读完让人念念不忘,感叹那些年不为人知的残酷的计生工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送子娘娘与“杀人妖魔”之间的距离

姑姑根正苗红,是经过正规学习的妇产科医生。而在那个年代,封建社会有专门为人接生的“老婆娘”,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那种手忙脚乱,里外乱窜,大喊大叫,与产妇一样汗流浃背的她们,那样看起来更尽职尽责一些。

姑姑和她们斗智斗勇,最终让人们接受了她科学的生育方法,从而挽救了许多的孕妇和婴儿,经她手出生的孩子没有一例意外,被人亲切的称为“送子娘娘”。

到六五年底,急剧增长的人口,促使国家不得不掀起了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计划生育高潮。而身为公社计划生育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的姑姑,在其位就得谋其事,不得不挑起了大粱。

姑姑用雷厉风行的手段,铁面无私的作风,坚决贯彻实行国家的政策: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从此姑姑就不遗余力的狠抓计划生育。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到后来让超生的孕妇强行流产,引产,甚至不惜动用一切力量大动干戈的搜寻孕妇……

就是这双普普通通的手,将数千名婴儿接到了人间;也是这普普通通的手 ,将数千名未出世的婴儿送进了地狱。这双手上沾着两种血,一种是芳香的,一种是腥臭的。

人民观念的狭隘和不理解,以至于姑姑犯了众怒被人骂成“恶魔”“刽子手”。然而自古忠义难两全,未出世的胎儿何其无辜,但国家的政策也是一定要实行的。即便不是姑姑,还会有很多个“姑姑”去当这个人们眼中的“坏人”。

姑姑的一生因而活在无法逃脱的极度矛盾和痛苦之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用芳香的血洗掉腥臭的血

姑姑老了,退休了。当她卸下身上这份重任,回归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妇人的时候,以前那些被她强行流产的孩子便成了她的心魔,整日整夜折磨着她 ,夜不能眠,良心难安。

她有愧于那些无辜的生命,有愧于那些死去的孕妇。

所以后来经姑姑口述,郝大手巧手捏造,以这种方式将姑姑曾经流掉的两千八百多个孩子又捏回来。姑姑每日供奉着他们,等所有的孩子都捏齐了,姑姑便“上吊”,以死谢罪,终于将这场持续多年的“梦魇”告一段落。

当然了,泥娃娃并不是当初鲜活的胎儿,也不代表曾经被流去的生命,这只是一种精神的自我安慰而已。

细腻的文笔,朴实幽默的语言

作者描写“煤炭盛宴”时,用对比手法把吃媒时孩子们的神态描写的活灵活现,细节刻画的生动入微。先闻,后嗅,再舔,猛嚼,从初喜到狂喜,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描述的形象生动。使读者脑子里浮现出的画面跟随着文字一点一点清晰的呈现在眼前,让人不禁欣喜的同时又替他们感到可怜。

在写搜寻王仁美和王胆以及张拳的老婆时,用极其细腻的文笔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一副你逃我追,紧追不舍的“战役”,让读者也跟着一字一句而心惊胆战,仿佛自己也参与了这场“生命大逃亡”,读完仍心有余悸,感慨良多。

作者的书名起的极富深意,没有读这本书前,乍一看,蛙?觉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而认真阅读后,就会恍然大悟,蛙——娃——娲,都脱离不了活生生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是啊,人是社会的主宰,而生育史又是围绕着人展开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

经典语录

我遵循着您的教导:不着急,慢慢来,像青蛙稳坐莲叶等待昆虫那样耐心;想好了下笔,像青蛙跃起捕虫那样迅疾。

一个有罪的人不能也没有权利去死,他必须活着,经受折磨,煎熬,像煎鱼一样翻来覆去地煎,像熬药一样咕嘟咕嘟地熬,用这样的方式来赎自己的罪,罪赎完了,才能一身轻松地去死。

某些地方炮火连天,尸横遍野;某些地方载歌载舞,酒绿灯红。这就是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

一直以来我对计划生育的印象并不深刻,依稀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墙上写着: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除了这个似乎就是罚款了,或者只停留在宋丹丹和黄宏表演的小品《超声游击队》的搞笑世界里。殊不知计划生育这几个简简单单的字背后的历史竟是如此的血腥和沉重。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了《蛙》后,才渐渐明白,原来国家以前采取了这样极端恶劣甚至野蛮的方式来控制迅速增长的人口,以求让这条艰巨而复杂的生育史程走的更好更完善。

也才渐渐明白,每一项制度的形成和实施背后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就像书中所说的:

历史是只看结果而忽略手段的,就像人们只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许多伟大建筑,而看不到这些建筑下面的累累白骨。

以上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所思所想,更深层次的含义此时我还没有品出来、悟明白,但是既然是名作,就会有读两次、三次乃至多次的阅读欲望,但愿每读一次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761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53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98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4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30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4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5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6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510评论 1 29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601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7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47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13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11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9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32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39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