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即意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古希腊,柏拉图提出“美本身”的问题,即美的本质的问题。从此西方学术界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和争论。

这种情况到了20世纪开始转变。美的本质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审美活动的研究。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术界的美学大讨论中,对“美是什么”的问题形成了四派不同的观点。

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柳宗元提出的命题:“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不能离开人的审美活动。美是照亮,美是创造,美是生成。

美在意象。朱光潜说:“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宗白华说:“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就是美。

美(意象世界)不是一种物理的实在,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中国美学强调情景相融,还是稍嫌狭窄了一点。美是存在的显现,存在的真理现身,在审美活动中,审美者获得对生命的前情感和前理解,回到原初的澄明状态。

美(意象世界)不是一个既成的、实体化的存在,而是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生成的。审美意象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这就是美与美感的同一。

美(意象世界)显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即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这就是王夫之说的“如所存而显之”、“显现真实”。这就是“美”与“真”的统一。这里说的“真”不是逻辑的“真”,不是柏拉图的“理念”或康德的“物自体”,而是存在的“真”,就是胡塞尔说的“生活世界”,也就是中国美学说的“自然”。

意象世界是人的发现,对真我的发现。

美(意象世界)是对“自我”有限性的超越(真我), 回到人的精神家园,回到人生的自由的境界。

美不是虚幻的东西,也不是固定的东西,它是意象的显现并获得精确表现的过程,也是对意象进行审美的过程。美即意象,美即意象的表现,美即对意象的审美过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起雾了,迷了归途 惊卷而起,望见山林 蹊径环绕,寞寞风凉 轻声梦醒,碎碎难安 弦音微荡,软语呢喃 奔波苦,骤成觞 ...
    岑硕2013阅读 1,729评论 0 0
  • 采铜的这本《精进》,是在去年寒假到书店买的,是来自于明星韩雪的推荐书单。虽不追星,但看她的很多节目觉得她是一个非常...
    夏日香气_eb0f阅读 1,248评论 0 0
  • 春天是来了,可严寒依旧。 考核来了,原以为,不在会有其他的情绪,可不知为何平静的好心情还是被吹皱。 很多时候,你的...
    寻一束光阅读 1,560评论 0 0
  • 近期在用腾讯两款学习/阅读的软件,发现果然是亲生的,有些规则较为相似,不知道小伙伴在用的时候,是否发现呢? 体验环...
    Amrita_GLX阅读 5,1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