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戊戌六君,你少了几分铮铮铁骨;比起维新康梁,你少了几分高瞻远瞩。那是一个战火连天、硝烟四起的年代,那是一个软弱无能、备受欺凌的年代,洋人的坚船利炮击碎清廷的金戈铁马,一个女人的手腕左右了历史的进程。
值此多事之秋,历史舞台上出现了一个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你用唇枪舌剑,撑起一片天地;你用才略气魄,守护一方家国。你与列强擀旋周转,力保大清江山乱而不亡。你——晚清四大名臣之李鸿章,一个让后世莫衷一是的乱世奸雄。
民族的倾颓给历史蒙上了一层血色,彼时的东方巨龙还尚是病夫。当先进的工业文明打断久远的农耕文明时,当大英帝国用重重战舰撕开天朝上国的神秘面纱时,繁华骤歇。一念的骄傲自大,一时的固步自封,让一个太平盛世沦入战火硝烟。病入膏肓的晚清王朝已如一叶孤舟,飘摇在风雨如磐的乱世。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如此危局,是你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你怀有治世之才,藏有惊天之辩。整饬吏治知人善任,操练淮军平定内乱,你给晚清王朝赢得片刻的喘息之机。几番出使舌战西夷,签约协议极力周旋,你替华夏讨回了几分颜面。兴办洋务师夷长技,开设军企送幼留美,你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立下汗马功劳。慈禧赞你为“再造玄黄之才”,世界将你与俾斯麦、格兰特相提并论,就连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也称“李鸿章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与世界列强争一长短之人”,彼时的日本,明治维新后已挤身列强之列,能得敌人如此高度的赞扬,问古今中外,又有几人?
由此观之,你居功甚伟,料想纵不能万古流芳,也至少享一世英名。可事实却不尽然,给你的,却是百年骂名。只因在世人眼里,你是裂土割疆、丧权辱国的奸臣;你是贪恋荣华、好财近利的小人。可世人又怎知,这乱世沉浮的艰辛。
甲午年,轰轰烈烈的海战也未能扭转大清王朝败局。泱泱华夏败于弹丸小国,在日军的嚣天气焰下,你签下了《马关条约》。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仓皇逃窜,一纸皇令,将一个千疮百孔的北平交给你整理。为此,你签下《辛丑条约》。两次条约的签订,让你沦为世人口中的汉奸。时隔百年后,再透过历史的重重帷帐来审视当时的你,才发现你别无选择。列强兵临城下,华夏已如板上鱼肉,签与不签,都难逃被宰的命运。毕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你也无法苛求自己为了一份骨气而赌上大清的未来。世人怨你丧权辱国,然世人可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逢国殇,家国一难。这是天下人的事,却要你一个人担着。民族的耻辱,不该由一个人来背。
甲午海战的避战保舰是你此生最大的败笔。虽说此战败北有多层原因,可能让占尽地理优势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你难辞其咎。但就当时而言,据传慈禧为办寿宴挪用军费,翁同龢因私怨为难北洋军,而士兵用炮架晾晒衣服。可谓是为君者不行其道,为臣者不担其责,为卒者不守其分,导致军费不足,使得武器缺乏,放纵军纲涣散,使得士气低靡。以这样的军队,对战有备而来兼野心勃勃的日本,要赢,何其困难?更何况,北洋军舰是清政府花了血本进口的,它的使命不是交战而是震慑,若是纷飞的战火毁了重金购来的军舰,翁同龢顺势参上你一本,难保你项上人头还在!若是慈禧一怒之下想要诛连,你且不论,可李氏族人何其无辜?人行一世,无非求个富贵平安,谁能将亲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所以,虽是因你之故,却也全非你之过。
时人言,宰相合肥天下瘦。于当时的乱世苍生而言,这或许是你最可耻的一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凡夫俗子,皆有逐利之心。你为利,天下人亦为利。我不知道你究竟贪了多少,但我知道,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混沌理论认为,世间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官员的品行借位于政治的成效,政治的成效借位于社会的环境。由是,盛世多忠良,乱世多奸佞。前者如贞观之治于魏征,后者如偏安一隅于秦桧。想当年,兵荒马乱,寝晓难安。江山如此动荡不安,政治又怎能清明?登峰造极的君主专制猝然没落,致使大权旁移,中央地方权力分配失调,各地军阀拥兵自重,以利当先,官场乌烟瘴气,世家大族之间关系盘根错节,唯利是图。在这个大染缸里,任谁下去,都无法出淤泥而不染。你若不贪,清廷又岂有你容身之地。你纵有满腹韬略,也仅与稻粱共谋。
恐在后世眼中,你早已被定格成年逾古稀的的老头吧,可曾知道,你也有年少风华。忆君当年,也曾激扬文字,也曾策马风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犹记当年,江南才子,初入帝京,十首《入都》,扬名天下。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是你的胸襟抱负;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都有道人”是你的若谷虚怀;
“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是你的壮志待酬;
“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是你的坚定决绝;
“黄河泰岳势连天,俯看中流一点烟”是你的冲天豪气;
“陆机入洛才名振,苏轼来游壮志坚”是你的自信傲岸。
如此才俊,若是生逢康乾盛世,又当是怎样的华光万丈,可惜你处在了江河日下的晚清。
欲尽此身平沧海,岂料日月换新天。《辛丑条约》甫一拍案,你便匆匆辞世。如果世人能多几分对你苦衷的理解而非对你过失的谩骂,如果时势能不以利当道逼你无路可退只能顺势而为,或许,你就不会那般悲愤异常,你就不会那般愧疚难安,你就不会那般饮恨而终。可惜,可惜。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
梁启超说,敬公之才,惜公之识,悲公之遇。反观那个时代,世人骂你,朝廷忌你,同僚诽你,明明无奈,却有口难言。盛世之才,偏遭末世之遇。呜呼哀哉!
至今,人们对你仍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但我相信,历史会给你一个公平的定位。
百年光阴,白驹过隙。千秋功过,任君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