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六点签到
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金钱是奖励人的最佳方式。
理性的人会为了想要更多的钱,把事情坚持做下去,也就是给他们钱就行。
这其实有一定的道理。没错,金钱是一种奖励,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而且也仅限于一定的程度范围之内才适用。
此外,金钱带来的奖励感可能会消失。
收入的幸福临界点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普林斯顿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只要人的年收入到了7.5万美元,收入带来的情感收益就会消失。
他分析了盖洛普健康幸福指数的45万多份报告,发现情绪上的幸福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但到了7.5万美元后这一增长趋势就不太明显了。
虽然较低的收入与离婚、健康状况糟糕和孤独存在相关性。但7.5万美元的含义是什么呢?
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数字。它似乎是满足人基本需求的“充足”收入。
研究人员发现,低收入本身并不会造成悲伤,但会让人更加担心本来就面临的问题。换句话说,“金钱买不到幸福”的老话说得不假。
针对孩子也有一项类似的研究。大多数小学生不在乎钱,但他们很喜欢徽章、彩带等奖励。
给孩子奖励能让他们继续做事吗?答案是,它有条件。
有一项研究找来了一些喜欢绘画上色的孩子,给他们设定3种情况。
有一种情况是,如果孩子们坚持绘画上色,就会获得“优秀玩家”的奖励。
而另外两种情况分别是,要么不给孩子们奖励,要么事先不告诉孩子们会获得奖励,但等活动结束后给他们发奖。
研究人员发现,因为上色获得明确奖励的孩子,上色的时间反倒比那些没有获得奖励、不因为上色获得奖励的孩子要少。
为什么奖励孩子上色,让他们减少了用于绘画上色的时间呢?
答案是,奖励改变了孩子们看待上色的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反向发挥作用的神经记忆手段。
孩子们本来就喜欢绘画上色,为他们喜欢的活动加上奖励,并不会让他们更喜欢上色;需要奖励才做的活动显得没那么有意思。
人不需要额外的奖励去做本来就感兴趣的事情。
如果你开始为这些活动附加奖励,人们说不定会认为这些活动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有趣,因为竟然需要奖励才有人去做它。
同样的推理过程,也可见于其他许多领域,例如员工管理。
如果你为人们本来就喜欢做的事支付巨大的奖励,他们往往就会失去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如果你想要给本来就喜欢自己工作的员工加薪,一定要想清楚。
加薪说不定会重置他的大脑,让他不再认为工作很愉快,而开始觉得这是一桩乏味的任务,需要大量的经济补偿才能维持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