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是兼具效率和弹性的供应链网络,是全球制造业的终点站。一直以来,中国虽然发展迅猛,但发展模式貌似并不独特,对这一轮中国经济奇迹的解释,流传最广的当属日本学者提出的“雁阵模型”——随着成本提高,产业会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过去五十年产业发端于美国,传播到日本,再转移到亚洲四小龙,现在在中国落地生根。不用我们多说大家也清楚,中国是靠什么可以承接这些产业,无非就是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俗称“中低端制造业”。这样子的产业结构注定无法长久,随着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提高,这些产业必然流向成本更低的地方,中国无法以一己之力阻挡这种趋势。然而 十年过去了,预言并未应验——劳动力成本上升了五倍,但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聚集的趋势并没有减缓。不论是日本的经验,还是西方的“比较优势理论”,都解释不了现在这个啥都做、啥都行的中国。
2
中国正在启动一次全新的全球化。第一次产业革命造出的火车能用至少30年;第二次产业革命造出的汽车大概能用10年;可是本次革命,造出的手机只能用1年。比特世界拖着原子世界飞速迭代,这是任何原来的制造业体系都承受不了的速度,世界产业演化速度已经足够快,而更恐怖的是它还在变得越来越快。当西方国家整体进入了创新经济时,它只做观念层面创新,必须把生产流程外包,把转型的成本和风险甩给别人。我们来看曾经叱咤风云的下游生产者,当年诺基亚引以为豪的生产线,恰恰是拖死它的沉重肉身。 所以说这个承包方必须能同时满足效率(规模大出产快)和弹性(船小好调头)——这两个矛盾的要求,放眼世界制造业领域,只有中国可以做到。 因为中国的供应链网络由很多专业化、高密度的小企业形成,既有高度分工带来的效率,又有随时动态重组带来的弹性。这就像原子和分子的关系一样,微观环境下他们是大量个体非常小,结构简单的微小原子;宏观环境下他们就可以组成质量超高的分子,兼具两种“看似矛盾”的特性。
3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刚刚说到只有中国同时具备效率和弹性的唯一条件,这也缘于中国超大规模的独有禀赋,恰巧在特定时间踩对了节奏。上世纪 90 年代,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中国各地兴起“开发区”“产业园”大潮,形成了很多既有“高度分工效率”又有“高度网络弹性”的企业群落,大量开发区涌现,大量农民工进城……这时出现了巨大历史机遇——西方国家产业升级,出现了前面提到的创新经济。于是,中低端制造业很快大量转移到中国,形成一个庞大的供应链网络。未来全球分工的判断是——美国科技、中国制造、全球市场 ,只有中国制造,才能够赋能美国创新,让美国创新落地。不少美国的创新型企业不惜将公司迁往中国,也是为了“近水楼台先得月”。
4
中国承接产业转移之后,“产业间贸易”变成了“产业内贸易”。80年代的中国,干的就是“产业间贸易”,成品换成品,十几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现在我们干的是“产业内贸易”,苹果要生产iPhone,中国分担其中的部分环节。曾几何时制造业工厂为了能够得到订单都追着企业跑,现如今企业为了靠近工厂而搬来搬去,规模不再只是规模,规模本身就是能力。可是,当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之后,产业会不会转移呢?这牵动的不止是制造业工人的心,更是成千上万企业的心呐!其实我们循着这些产业转移的规律可以发现,每次发生产业转移基本上都是因为一个新兴市场的升级,在这个新市场里有足够多的可用劳动力,足够多的产业链企业,甚至中国还具备有足够大的市场来消化这些产量。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制造业要继续转移,它可以去哪?有读者可以说出一大堆发展中国家的名字,首当其冲的便是土地广袤、人口世界第二的印度,简直是中国的四十年前的“翻版”,它有机会承接这些产业嘛?如果把时间倒回去三十年,它完全有机会,但是现在它完全没有机会。明明它有比中国低数倍的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为什么没机会?原因主要有二:第一、三十年前的产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换言之只要是个身体健康的人就可以胜任的工作;但是三十年后,今时不同往日,随着产业升级基本完成,制造业已经基本脱离完全靠人力投入完成生产的阶段,它更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口,这点对于印度而言可望不可即。第二、三十年前的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基本不愁卖,因此主导产业的因素是制造端;而现在生产环节难度大大降低,产业主要为市场端服务,毫无疑问中国有着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消费市场。
5
不需要过多担忧,我们本身就是“终点站”。话又说回来,我们刚刚提到的“产业不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是建立在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前提,但是上一代产业遗留下来的部分依然依靠简单的人力投入完成生产的行业还是有可能转移到其他地区的;或者中国在占据了产业链的中游之后,将产业链的下游扩展到其他临近国家(如:东南亚各国)。总而言之,“世界工厂”的金字招牌将继续留在中国,这个“终点站脑洞”,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中国是兼具效率和弹性的供应链网络,所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其中一站,而是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