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由阳光灿烂老师主持,开启我们的共读第9:焦虑矛盾特质:一边逃避控制,一边渴望依赖。听了5位老师的分享,感触颇深。她们的生命故事也滋养着我。尤其是嘉懿老师带领人说出疗愈文时,我也想流泪。我的“内在小孩”也有委屈、伤心、压抑、恐惧和焦虑……,一次又一次被唤醒,那个藏在黑暗深处的小小孩,逐渐地看见一点点光,只要有裂缝就有光照进来,我接纳她自卑的样子,抱抱她曾经受过的创伤,我安慰她我们在一起……好久好久丢了你,挺心疼你的,我的小小孩!
我一直拿“焦虑矛盾型”的自卑特质往自己身上套,觉得我的原生家庭是这样的,妈妈比较能干强势,爸爸软弱退缩。我喜欢妈妈的一些品质,但也对她有很多评判,她对我多数是否定批评,很少认同肯定。以致于长期以来,我也不会赞美别人,找了一双挑毛病的眼睛,在她的打压下,我战战兢兢,不敢表达。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强者”,遇见困难挫折就想依赖别人,当靠不上别人时,就怨天尤人。如今撑不下去,就向外抓取。像个乞丐一样,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再次读书慢慢转化,原来我小时内在有个对分离的恐惧,每次看不见妈妈就抓狂,掉眼泪,缺乏安全感,生怕她丢下我,不要我,深深地恐惧形成了我对妈妈超强的依赖心理。
随着长大,我要做自己,我既讨厌妈妈的控制,又害怕妈妈真的不要我。于是我与妈妈形成了“相爱相杀”的关系。最后,我也形成了妈妈“强势”的纸老虎性格。
走进婚姻,越想亲密,越不能亲密。哪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触发我的依恋警铃,就变得“情绪激动,认知失调”就无法保持冷静,恐惧和无助的情绪蔓延,并逐渐占据我的思绪……
今天我看到了自己的“内在小孩”害怕被拒绝、被抛弃、不被爱……曾经丧失的安全感被“自强和独立”掩盖着脆弱无动的自己,看来,我得有所反思和觉察,重新看待自己和他人,“塑型”正在路上,逐渐增强自尊和信心,适时停下破坏性的行为和负向思维,转念多角度看问题,从根部汲取力量,向阳而生!
感恩各位老师的陪伴,感恩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有专业疗愈师的辅导,这是很重要的成长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