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巧辉焦点网络初级六期伊川分享157天

今天读《非暴力沟通》,马歇尔说:

“我们不要只关注非暴力沟通最后的结果,应当培养非暴力沟通的意识。不要走近我一定要说服他,我一定要战胜他的误区。

相反,我们应该关注在我们正在由衷的为彼此的幸福做出贡献,以及我们去做一些什么?可以让生命更美好!”

我是这样理解的,用非暴力沟通培养自己强大的内在,比追求效果更有价值。

非暴力沟通是一个钟摆,时而向左,告诉你要正确的输出语言,因为这是一种让你可以马上就能用的表达框架,事实,感受,需要,请求,你只要按照这个步骤来,别人更容易理解你。

这个钟摆也时而向右,告诉你要正确的输入别人的给你语言,你也要有强大的内在,学会积极的倾听一些信息。

这个强大的内在,就好像是你情商的一枚新砝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你能把非暴力沟通装进你的内在,就好像为你的内在情绪稳定机器装了一个新的内存条,让你遇到难受的事情,被拒绝的时候不会再次死机,而会运算的更加流畅。

这个砝码很简单,就是当你被拒绝的时候,用再次倾听的方式与他们的内在链接,说出或者询问他为什么会拒绝你,他们当下的感受和需要。

马歇尔说:“我希望促使你们转变观念,不再认为愤怒是应该被压制的,相反,愤怒是一份礼物,激发我们去了解引起我们这种反应的未被满足的需要”。

打个比方,愤怒就像是汽车仪表盘上的警示灯,现实生活中当你开车,发现仪表盘上有一个警示灯亮了,你肯定不会忽视,你应该会停下来不敢继续开,赶紧看看是什么问题对吗?

警示灯告诉你你需要去去修理什么。而我们传统处理愤怒的方式,就好像即使看到了警示灯已经凉了,我们不下来寻找问题的根源,然后不理智的继续加大油门乱闯乱撞。

我们应当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是愤怒的根源,然后满足那个需要。具体来讲,要要分几步走:

第一步,寻找需要。要记住不是别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让你愤怒,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什么需求引起了愤怒,应当内观己心,找到需要。

第二步,不评价。不是简单的别人做了什么事情让我们愤怒,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评价让我们愤怒。

第三步,表达你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那个感受。

你可能很好奇,难道愤怒不是一种感受吗?对,这是一种感受,但是我希望你能找到你的需要没有满足的那部分的感受,那才是最准确的感受。

比如别人说你笨,你会愤怒,但是你的需要是什么?你需要被尊重。

接下来第二步,不评价,不要去评价这个人说话太直接,没素质等等。

不要去评价自己是不是真的是很笨的一个人,要去向内看,当你没有被朋友尊重的时候,你的内心感受或许是失望的。这才是准确的感受。

所以,总结一下,愤怒其实是有价值的,但是条件在于你不去疯狂的愤怒,而是去搜寻那个真正的需要。

管理愤怒的三部曲就是,第一,寻找需要。第二,不评价。第三,表达你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那个感受。

培养非暴力沟通的意识,不要走近我一定要说服他我一定要战胜他的误区。

相反,我们应该关注在“我们正在由衷的为彼此的幸福做出贡献”,“去做一些什么?可以让生命更美好”。

即使这个人正在使用相当粗暴的语言,我们也要像赠送礼物心态一样,调整你的语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