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兴冲冲的去看一本书结果精神无法集中,思绪万千,走马观花的看完了,内容却如过眼云烟一样过目就忘,看完结尾早已忘记了开头,很多时候深觉自己是不是如鱼一般只有七秒钟的记忆。
有幸在头条看到笑薇老师,并加了微信,促成了今天成为加入笑薇老师21 天阅读写作营的第一天。
第一周阅读的书本是《洋葱阅读法》。这几天抽空把内容大致过了一遍,忍不住仰天长啸之后叹息一声:要是我早点看到这本书,该有多好?小六老师的这本书真的太棒了,满满的都是关于阅读的干货,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诸多阅读问题,比如记不住内容,无法专注,无法坚持阅读等诸多问题。让我知道了原来阅读是有方法的,高效可行的阅读效果竟然有这么多方法和小技巧。
我们阅读的时候,不仅要关注技能和方法,更要注重心智模式的学习和提升。
什么叫阅读呢?阅读就是在可以利用的时间里,以你自己能理解的程度去学习。
你自己,你的状态,目的,时间,精力,书本以及你的输出,这些都至关重要。人,读物,输出,这三个是阅读最核心的基础要素。
说起阅读,我想很多人都会有懒癌拖延症,总是会有诸多理由不去实施。比如我很忙没时间,读不懂也记不住,书太厚字太多……
还有一种是即使知道阅读很重要,但就是不想读。一旦你有一个推辞的借口,就会心安理得的有一万种理由转而去做其他的事情,让书本从此蒙尘。
阅读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很枯燥的事情,也许跟学生时期读书写作业有关,会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其实不然,一件事情有趣与否,跟你的出发点有关。你感兴趣,喜欢的,自然做起来就会特别轻松并且会沉醉其中。相反如果被迫的,那其结果和过程必然是不尽如人意的。
阅读也是讲究方法的。
第一我们大脑喜欢简单的,结构性强的,图像化的东西。同时希望得到一些深层次的内在奖励。比如输出分享之后朋友的夸奖以及看完书本之后奖励自己的一包辣条。
第二是要控制好自己的精力,我们要挑自己精力充沛的时间段去阅读,假如在疲倦的状态下去阅读,精力不集中,体力不济,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事倍功半。
第三是利用你的注意力,找到一个你关注的点,即重点,刻意的关注这个点那么你的大脑对这个点会异常敏感,相关的信息你就会格外注意并且搜集整理。
第四点是提升专注力,一心不可二用,专注才有效果,如果你思绪万千,那是无法消化内容的。
第五是记忆力,重复重复再重复。反复熟悉,加深印象。
第六教是最好的学,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分享给别人的同时,也是你又一次巩固知识点的时候,可谓一举两得。
好书值得读三遍以上。这里突然想到《追风筝的人》里的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我认为一本好书,同样也值得我们千千万万遍。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重复是加深印象最好的方法,也是把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如何养成阅读习惯呢?
从小从简开始,比如今天读五分钟,明天十分钟,后天二十分钟,以此类推,久而久之就会
形成一种习惯。就像我们到了饭点会想吃饭,同理到了一定的时间点我们自然而然会想阅读,这是一种切实可行且水到渠成的习惯养成方法,贵在坚持。
书里提到了关于碎片化阅读。什么是碎片化阅读呢?就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和学习。碎片化时间,顾名思义就是短期的有限的时间,比如上班前,午休,或睡觉前等等这些零碎的时间。
碎片化阅读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
提炼,链接和融合。
所谓提炼,就是把重点信息收集提取出来。
所谓链接,就是关联自己的经验,把重点跟自身产生关联,加上自己的标签和说明。
所谓融合,就是通过拆解提炼后的内容,加上你自身的理解,创造出你自己的内容。这就形成了你的知识体系。当阅读量增大,我们就可以随时更新自己的案例库,有了足够多的概念之后就可以随意进行组合。
碎片化阅读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找到内容之后去拆解,提炼出核心内容和知识体系,然后再经过加工,组合,创新成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这样一个过程。
这就是书本前两章的内容了,怎么样?看了之后有没有解决关于你阅读存在的一些问题呢?如果你觉得有用,那跟我一起开启阅读之路吧!赶快学习起来,相信我,一定会让你不虚此行,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