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讽刺作家、政治家和诗人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分为四卷,分别讲述了作者在利立浦特(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勒皮他(飞岛)、慧骃国(马国)的奇遇,游厉为表现,而实际上作者是以独特的讽刺手法,揭露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作恶,道出了自己向往的社会。
腐败的朝廷、阶级的限制、脱离实际的君主、高尚的思想,形形色色的阶级政党争权夺利,非常精彩,每一卷的故事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强烈的对比与暗讽让读者久久深思。
以下为部分精彩内容抄录:
14、他们埋葬死人时,把死人的头一直朝下,因为他们相信一种说法,一万一千个月以后死人们都要复活。
那时候地球(他们认为是扁平的)会上下颠倒。按照这样的埋法,他们复活以后就会安稳地站在地上了。
15、他们认为欺诈罪比偷窃罪还来得严重,因此犯了这种罪行的人很少不被判处死刑的。
他们认为只要心小谨慎,多加警惕,再多些常识,一个人就足以防备自己的财务被盗,但是老实人却没法防范老奸巨猾,人民既然需要不断地买卖,信用交易,如果我们纵容欺诈的行为而不加以法律制裁,那么诚实的商人就要破产,流氓坏蛋反倒会大发其财。
16、因此,他们的裁判厅里的公理女神像有六只眼睛,前面两只,后面两只,左右各一只,表示公理女神谨慎周到。
同时她右手里拿着一袋金子,袋口是开着的,左手拿着一把宝剑,剑却插在鞘里,这表示她的性格喜欢奖赏而不喜欢责罚。
他们选用各项事物人才时,优良的品行比卓越的才干更被重视。
他们相信人类既然必须有政府,那么人类的普通才能就能够胜任各项职务,而且上帝也从来没有故意把公共事务的管理弄得非常神秘,使只有少数卓越的天才才能了解,而这样的天才在一个时代中也很难生出三个来。
17、在他们看来忘恩负义应判死罪,我们在书上也读到过,有些国家也有同样的法律。
他们的理由是:以怨报德的人应该是人类的公敌,他对待人类可能比他对待自己的恩人还要恶毒,因为世人没有施恩于他,这样的人根本不配活在世上。
18、他们对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责任的看法,也和我们完全不同。
男女结合合乎伟大的自然规律,是为了传宗接代,因此利立浦特人也必须有这种关系。
他们认为像别的动物一样,男女结合的动机是出于淫欲,同时父母爱护儿女也出于同一的自然法则。
根据这种认识,所以他们不承认,因为孩子是父亲的种子或者是母亲把他生在世上的,孩子就应该对父母有什么义务。
如果仔细想一想人生的悲惨,那么生儿育女本身既没什么益处,做父母的也根本没有想到要生儿育女,在他们爱情结合时,他们的思想还用在别的上面呢。
根据这种种理由,他们认为子女的教育绝不可以托付给他们的生身父母。因此每个市镇上都有公共学校。
做父母的,除了村民和劳工以外,都必须把年满二十个月的儿女送到学校里去受教育,这样年龄的儿童在他们看来基本上听从教导。
这样的学校有好多种,以适应于不同阶层和性别的儿童。
学校里有许多位善于教导的教师,他们训练孩子们养成一种符合他们父母的地位和他们自己的智能和倾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