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试图考虑清楚你的问题,高原缺氧,你的问号很多。结论是,你的问题关于孤独和生命意义。
孤独是成长的经历。我也曾经看过《百年孤独》,马孔多小镇对于我不陌生,因为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和家乡那个遥远的边境之地一样,都能够在一个孩子的头脑中展现出瑰丽的世界。在我看来,每个人都一样的孤独,只要拥有想象力,那一切要好受的多了。可是,仅如此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控制欲望,和自我和谐相处。
究竟什么是孤独呢?爱比克泰德说,“孤独是一种无助者所处的状态。”因为,即使某个人只是独自一个人,这也并不意味着他就是孤独的,这就好像是说,一个人处在许多人中间,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他就不是一个孤独的人一样。当我们失去一个兄弟、儿子,或者是一个我们信任的朋友的时候,我们就说,我们变成了一个孤独的人,即使我们经常待在罗马,我们跟一大群人在一起。
他是这样说的:当我们旅行的时候,尤其是当我们落在了强盗中间的时候,我们说,我们是孤独的,因为,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影子使我们觉得不再孤独了,而是只有当我们看到了一位忠诚、自尊和可以帮助我们的人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到不再孤独了。
人都会有孤独的感觉,可生命总会让人在沙漠旅行时收获绿洲,这也是人持续前行的动力。孤独让人期望奇迹,懂得付出必有收获。
应和自我和谐相处。我的朋友,你是一个经历丰富的人,比大多数人都有对社会的正确认知。歌德说:“无论经历任何事情,每个人最终都得返回自身。”选择读《百年孤独》,相信你试图能够从中找到什么,因为你现在已经不需要书本装潢的虚荣。
《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一代人,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的精神世界与马孔多狭隘的现实格格不入,以致于精神失常。第二代人奥雷良诺年老归家,对炼金术痴迷不已,每日炼金子作小金鱼,一直到死。第三代人两个堂兄弟,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何塞。前者狂热地爱上生母,后者成为马孔多的军队长官,贪赃枉法,最后被枪毙。第四代俏姑娘雷梅苦丝楚楚动人,她身上散发着引人不安的气味,置几个男人于死地。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迪亚,嗜好是躲在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的房间里研究各种神秘的书籍和手稿。终于理解了家族的命运,在第七代人被蚂蚁吃掉后,飓风将马孔多镇从地球上刮走,从此这个镇不复存在。
人的一生在历史面前就是短短一瞬,白驹过隙,迷失在信仰、金钱、爱情之中,和环境、和他人、和自我冲突的命运让人无助,这种孤独无法排遣。在我看来,他们没有和自我和谐相处,而那些只有真实关注自我内心人,才能找到解决人生孤独状态的钥匙。
爱比克泰德这样认为:
我们应该观察神对这个世界的安排,思考我们自己与周围一切事物的关系,反思自己过去如何应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而现在我们又是怎么做的,我们还在因为什么东西而感到痛苦,而这种痛苦我们又该如何治愈、如何去除——假如我们在上面所说的某一个方面需要加以完善,那么,我们就需要根据内在理性来对其加以完善。
你瞧,罗马皇帝似乎已经赐予了我们伟大的和平,我们不再有敌人,不再有战斗,不再有大帮大帮的强盗,不再有海盗,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外出旅行,不管是在陆地上旅行,还是在海上从日出的地方航行到日落的地方。
可是,难道罗马皇帝能够让我们得到永远的和平与安宁,使我们不再会得热病,不再会损失船只,不再会有火灾,不再会遭遇地震和霹雳吗?或者,他能够使我们不受爱的侵扰吗?不,他不能。他能让我们无忧无虑、没有悲伤吗?不,他不能。他能让我们再没有嫉妒之心吗?不,他不能。总之,一句话,他永远不可能保护我们,让我们免受这种种的痛苦。
我们要面临太多选择,在交流和比较中孤独,在不可直视的人性面前孤独。
理性能让我们安宁。我的朋友,即便你拥有再多,你还是难以克制自己的欲望,难以让自己不心生羡慕,不对他人妒忌,是吗?如果你不能够让自己区分什么是自我可控的,什么是不是自己可控的,不去主动追求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你必将始终陷入孤独的常态,因为你始终是被无助的被欲望裹挟。
所幸的是你选择了哲学,哲学家的教导却许诺我们可以得到这种平静和安宁。哲学家的教导是怎么说的呢?
还是爱比克泰德的话语。
他说,“朋友,假如你听从我的话,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干什么,你都永远不会悲伤,不会生气,什么都不会逼迫你,谁都不会妨碍你,你的生活将永远平静安详,自由自在。”
假如一个人得到了这种和平,一这种和平不是皇帝赐予的,再说,皇帝怎么可能赐予你这种和平呢?,而是神通过理性赐予的,那么,当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能不满足吗?当他进行思考,思忖这样的话:“现在,我永远不会遭遇不幸,因为,对我来说,没有强盗,没有地震,一切都很平静安详。每条大路,每座城市,每个伴侣,每位邻居,每个伙伴,都是不会伤害人的。有人会为我提供食物——他会照料我的,有人会为我提供衣服,有人会为我们提供感官,有人会为我提供天然认知。
那么我应该为此满足吗?假如他不再为我提供这些必需品了,他就示意我该引退了。”他已经把门打开了,他对你说道,“走吧。”去什么地方呢?你去的地方不是什么可怕的地方,你就来自那个地方,你就是要回到我的朋友和亲人那里去,回到构成世界的元素里去。你身体里属于火的复归于火,属于土的复归于土,属于水的复归于水。没有哈德斯,没有悲悯之河,没有悲泣之河,没有流水之河,有的全是众神和各种精灵。
假如一个人想的是这些东西,当他看到太阳、月亮和星星,欣赏着大地和大海的时候,理解一切都应该顺应自然的时候,他就不是孤独的,也不是无助的。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如果你根本就不害怕那些无谓的评价,能够克制自我翻滚的世俗欲望,接受一切自然的安排,那么你就无所谓孤独,你就不会在意谁或者那个组织能够接纳、认可你,不会在意你是不是不够成功,不够完美。
找到心中真正所爱。叔本华说:“一个人对于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贫乏的思想和总体的平庸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的选择了。”
人群中的迷失,往往是忘记方向,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不懂的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什么。一旦独处片刻,就不知所措。
爱比克泰德说:
我们为什么不知所措呢?是什么使我们变得比小孩子还要差劲呢?小孩子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干什么呢?小孩子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会弄来一些贝壳和沙土,垒个东西,然后把它拆了再重新垒个东西,所以他们永远不需要什么东西去打发时光。
所以,假如你们出海远航,难道我应该因此而坐下来哭泣吗?因为你们把我一个留下来,所以很孤独呀。难道我会没有贝壳,没有沙土吗?孩子们因为没有头脑,所以玩沙土玩得很痛快,那么,难道说,我们有头脑,却反倒要痛苦不堪、悲惨不幸吗?
患得患失,期望太多。得不到会痛苦,得到了会厌倦。所以会怀疑虚幻人生,谈论生活无意义。
意义只能依靠创造。孤独是生命的一个大问题,相对而言,意义也许更多被人关注。但是,意义是没有的,都是创造出来的。如果想要友谊,你就主动和朋友交流,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如果你想要成功,就努力在事业上付出精力,投入更多的思考。最后拥有很多你期望得到的东西,但是如果不去付出,友谊和成功就是一个零,没有添加前面一的欲望,意义也就不能够成立。
动物也会孤独,你相信吗,虎鲸会杀人,海豚也会自杀。
意义对于哲学思考者是个好东西,追问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生命。叔本华很早就对自己说:“人生真是糟糕透顶的事情,我已经决定要花费这一生去琢磨和探究这一糟糕透顶的人生。”
犬儒主义不是你的菜,至少在我看来,在宿命面前臣服不能证明人的高贵,你也不会选择那样的生活。
“孤独是痛苦的,但可不要变得庸俗,因为你会发现,到处都是一片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