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伪命题。
凭什么说她不幸福呢?除非她自己说不幸福,否则任何人都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去判定谁幸不幸福。
她,是一个老师,约45岁,三年前离婚。经常深居简出,穿着随意,不喜修饰,平素寡言少语,不喜与同事交往。很多同事背后纷纷议论其如何不幸福。然而她每次见到我时总会莞尔一笑,神情看起来很平和舒缓,笑容里不杂些尘滓。她是教汉语言文学的,据她所教学生的反馈,她的课堂魅力很足,学生都很喜欢听她的课,既有广度和深度,又生动形象有趣。她是一个很有内涵和修养的知识女性,满腹诗书,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引人入胜。
我在猜想,也许她比起你们这些看似完整的家庭中人活的还要幸福呢!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听到过的一个笑话——“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
幸福是什么呢?
亚里士多德在《人类兴旺》中认为运用理性是幸福的主要因素,理智的或沉思的思想活动就是幸福,这种思想活动优于现实的实践智慧和活动。
宗教的观点是,接受我们必然死亡命运的这一不幸,把获得幸福寄希望于来世。当我们相信来时存在,而且觉得为它而生活有意义时,那么,我们就确信能得到幸福。
社会科学家则将健康、富有、友爱、目的感、满意的工作、自尊、爱的亲密感、休闲等归之于主观幸福感。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则认为,幸福意指快乐,就是没有痛苦。理智的快乐高于单纯的感官快乐。
乔治.奥威尔曾谈到,只有当人不以幸福为生活追求的目标时他才是幸福的。
威廉.詹姆斯把幸福的倾向描述为“精神健康”。
由此可见,迄今为止,“幸福”没有唯一的定义与衡量标准。
幸福本应没有唯一答案。
几天前下班路上,我遇见同单位的一位大姐。她一见我就问,找好男人没?我笑着说,没有。她说,还不快点,再不找就找不到了!我知道她是好意,不久前她还要帮我介绍一男孩呢。我说,您莫担心,自然会有的。“唉~~~”她看了我一眼,无奈的叹了口气。
不难看出那神情有对我无限的担忧和失望。以她对“幸福”的定义,我是不幸福的甚至将来的幸福也堪忧。我估摸着她那意味深长的叹息声和失望的表情中蕴含的思绪。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淡然一笑。
今天与闺蜜聚餐,围城中的她问围城外的我,单身是什么感觉和状态,我毫不含糊的告诉她,自在、轻松、充实、幸福!
我幸福。无须向他人求证。因为,对于他人来说,这依然是个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