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正在上初中。学校的喇叭里经常播放的就是红歌大串烧,尤其是这首《桂花开放幸福来》,唱的最为响亮。如同情感不着边际的歌曲,我年少的幻想也是那么的空旷无边。伴随着这些革命的旋律,我一次次迈着轻快的步伐踏进学校,开始一天的课业。想想,其实正是这些现在听起来土得掉渣的歌曲,陪我度过了美好懵懂的年少时光。
九七——九九年,那首《 真的好想你》几乎唱碎了年少的心;《上海滩》又让稚嫩的心瞬间豪情万丈;《大海 》让纯真的情愫得以释放;《水手》让年轻未受挫的心渴望着伤痛;《追梦人》成就朦胧的武侠梦;《真心英雄》让我变得勇敢坚强;《牵手》,每个懵懂少年的心里都有一股渴望爱情的强烈情愫。清楚记得同学们都有在精美的日记本上抄歌词的习惯。
一九九八年夏,我和村里一位老者来到河南卢氏。在这里,我开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打工生活。蚊虫叮咬、整天苦累的劳作让我身心疲惫,也使我讨厌上学的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四十几天后,十六岁的我独自一人乘车来到灵宝市火车站,当时正好是晚上,我买了第二天去西安的火车票。夜晚,火车站广场一角有一个演唱活动,一个大屏幕播放机,几个衣着时尚暴露的年轻女郎坐在旁边的高跷椅上,轮流演唱,观众则席地而坐。也就是这个晚上,让我永远记住了两首歌曲——一个身材婀娜的女人动情演唱的《容易受伤的女人》;一个身材矮小穿高跟鞋披发女的《伤心太平洋》。听完这两首歌,我纠正了自己先前对她们的严重偏见。不知道是我当时因为失恋悲伤的缘故,还是由于他们动情的演唱打动了我,反正当时的我流下了悲伤的泪水。至今,我都记得那个夜晚的场景。同年,还给我留下不可磨灭记忆的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大海》《流浪歌》和《窗外》,第一首是学校午休期间必放曲目,而这时段我恰好到校,所以每次都听得到。因为这个时期的我处于痛苦的失恋阶段(我的虐心初恋,让我整整痛苦了3年才缓过神),所以听到什么歌都感觉是伤感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哪是看雨呀!看我的心在滴血呀!这首曲子简直就成了我的痛苦伴奏曲。中间两首是学校下午放学必放歌曲,记忆犹新。而最后一首《窗外》,是我痛苦初恋的标志性旋律:被女孩拒绝的那天,下着大雨。夜晚,我站在县一中对面的县河桥上等候回家的班车,却迟迟不见车来。今晚夜宿何处?我用被雨水打湿的双眼凝望着霓虹闪烁的街道,附近店铺里传来了《窗外》,这让我更加悲痛欲绝。一瞬间,初恋的悲痛夹裹着泪水,喷薄而出。泪水和雨水夹杂在一起,洗涤着我深深的悲伤。
千禧年——二零零四年,学校里有了校园广播网和电台,每天三餐时间,都有音乐相伴。《偏偏喜欢你》是午餐时段的必放曲目。我们学校位于偏僻的山岭上,经常不吃午饭的我在优美旋律的伴奏下,站在高高铁路的护坡上望着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同学们,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晚饭时段,《星语星愿》《后来》《信仰》《勇气》等歌曲纷至沓来,给校园增添了一层氤氲美好情愫。喜欢听《星语星愿》,还因为邻班一位非常漂亮的汉中女孩曾在班文艺晚会上唱了这首歌,非常动情。我可能是爱屋及乌吧。晚上,学校的收音机相伴,我最喜欢听的节目就是一个叫做什么音乐故事的,在音乐缓缓流淌的伴奏下,主播讲述着一个个令人心碎的故事,我被打动的情形可想而知。至今记忆深刻的仍是那首《忘忧草》的故事,听完歌曲和故事,我往往也就悄无声息地睡着了。
参加工作以后,受同事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我只听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我特别享受《命运》带给我的那种干净利索、蜿蜒曲折、跌宕沉浮的强烈震撼。经常想,难道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命运的真实节奏?最初喜欢《星空》,是因为在一次文艺晚会上看到的舞蹈节目《雨燕》,它的背景音乐即是《星空》。七八个年轻的姑娘身穿紧身衣,用婀娜的身体曲线诠释着梦境般的璀璨星空。当然,舒缓的音乐就是一个完美的舞伴。前几年在陕西师大进修,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图书馆。每晚九点半,古典的图书馆里就会准时响起这首《水边的阿狄丽娜》,看着一个个走出图书馆的年轻高材生,打心眼里的羡慕。当然,我充实的一天也接近了尾声。唉,真怀念那段时间的“大学”生活。
《风中的承诺》也叫《千千阙歌》,粤语歌。一段时间真是百听不厌,我跟哪个女孩有过承诺吗?笑话。从来没有过,但为什么那个时候的我每次听到这首歌时,都是那么地感动呢?现在想来,打动我的只是动听的旋律罢了。感受,都是自己脑洞大开想象出来的。
With An Orchid.(和兰花在一起)作曲家Yanni创作。很清爽、悠扬婉转的一首曲子。聆听时,你仿佛置身于一片处处洋溢着兰花清香的花海,美好的往事历历在目,一种充满纯真回忆的情愫随着音乐在灵魂里升腾,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美好的情愫渗透骨髓。兰花是我最爱的一种花,就像我所深深爱着的那一个个人一样。也许,这些兰花就是她们的化身。此刻,我只想与这些兰花待在一起,彼此欣赏,让灵魂也散发出香气,一起享受生活和美丽大自然所赐予我们的这一切。十几年前写过这首曲子的感受,不再赘述。十几年了,百听不厌啊。
班得瑞《蓝色天际》《初雪》《巴格达的星星》,不知道怎么就喜欢起了轻音乐。刚来定边,年少的我总爱望着塞北的天空遐想。应该是在定边鼓楼旁边的某个音像店里,我看到了班得瑞的磁带,包装盒非常纯净漂亮,就买了几盒。回到学校一听,感觉超棒!超纯净的音乐,真是色香味俱全哦。《蓝色天际》彻底满足了我对蓝天白云的遐想:高远的的天空中,几丝淡淡的白云在随意飘荡;亦或草原上空,天蓝得几乎纯净,没有一丝风儿,蓝天与草地交相辉映着悠悠岁月。天有多高?心儿能否去丈量?我不知道,但旋律似乎可以,因为我感受得到。
第一场雪总是令人感动的。听,雪落的声音。起初,似乎河水凝冻。眼前的山峦转眼间就成了黛色。在宁静的大自然面前,生命是如此的美好,这就是《初雪》。我估计绝大多数人都听过。
巴格达的夜晚,静寂得没有一丝声响。四野无人,黑色夜空寥若晨星,唯独一颗孤独的灵魂在凝望高远的天空。这就是《巴格达的星星》,究竟是何人在何种情境下谱写出如此优美宁静的旋律?原来,生命是可以被感知的。在音乐跟前,心与心的距离是如此之近。
有时候,一首歌听起来没什么感觉。但是再听听它的伴奏版,那又是另外一番天地,可谓别有洞天。《追梦人》伴奏版就是这样。悠扬的二重奏里,饱含人生与爱情的起伏沉落,悲欢离合。追梦的人啊!或许梦就是一个虚假的东西,究其一生也追寻不到。
《my soul》,我的灵魂,网上又名《忧伤还是快乐》。其实我更喜欢原来的名字《我的灵魂》,这是一首很纯粹的音乐。旋律有些沉闷悠长,如同大海的潮起潮落,一波接连一波,中途又穿插进一些新的海浪,但始终没有出现滔天巨浪。最终,海潮到达平坦的海滩,旋律结束。总的来说,这支曲子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让人听后些许凝重,不仅闭目沉思,究竟什么才是我的灵魂我的追求我的爱?
《because I love you》萨克斯纯音乐版,2006年,和我同住的小伙买了一台高档CD播放器,一张CD里就有《because I love you》这个曲目,小伙子那段时间失恋,很郁闷。就一个劲地反复播放这首曲子。听时间长了,弄得我也整日恍恍惚惚,孤独感倍增。直到现在,听到这首曲子,我都不由得想起那段时间的一景一物。当时住在我隔壁的另一位同事有电视和VCD播放机,他有几张好听的影碟,都是一些粤语歌曲,其中就有李克勤的《红日》,我特别喜欢听,可能因为那段时间我走在了人生的岔路口,很彷徨的原因吧。《红日》欢快的节奏、乐观积极的歌词正好及时激励了我。温兆伦《随缘》,随风而逝,缘起缘灭。这首歌打动我的是深情的歌声和悠扬的旋律,尤其是mv里温兆伦一个人漫步在北日本雪国的美景,与歌词里的惆怅相得益彰,堪称绝配! 《念亲恩》悠扬的歌声配合婉转的旋律很好地诠释了儿女对父母如山般厚重的恩情。《铁血丹心》,罗文和甄妮用悲壮的歌声演绎了江湖豪情中的儿女情长。那优美的二重唱此起彼伏,让我百听不厌。最初听到《尘缘》,是看电视剧《八月桂花香》,当时正值初三,不知怎的,我就暗恋上了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女同桌。虽然我知道那时她已经有了男朋友,但是没办法,我眼前时刻都是她的影子。记得最清楚的是在运动会期间,看着我那美丽女同桌身穿运动装的靓影,我的心里不知为什么就一直回响着《尘缘》的旋律。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愫,少年的心事,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真是让人难懂呀!只身他乡,漂泊感时常伴随左右,还好有《流浪兄弟》唱出了我的思乡之情。至今也没有听过完整版的《没有你陪伴真的好孤单》,因为他的光碟里只有伴奏,但我真的很喜欢听。
二零零九年,我买了电脑。至此,我也进入了网络听歌时代。最初听到《夜的钢琴曲5》,是在西安一个店铺里。回到家,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这首曲子。当时的感觉莫过于在沙漠里口渴的旅人找到了一汪清泉。什么是乡愁,用音乐表达最好的,应该莫过于《故乡原风景》了。听着悠扬的风笛音,我似乎回到了久违的故乡。漫步在故乡的田野,找寻着儿时的记忆。《初恋的地方》整首曲子浪漫舒畅,用悠扬的旋律告诉我们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令人难忘的美好回忆。可是,岁月悠悠,如今,一切都已成往事。这让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初恋的地方——古城中学对面的小巷子。这是一条由村庄通往主街道的弯曲小路。那天恰好刚下过雨, 我约她下晚自习后校门口见。等待约会的时间让我格外煎熬,好不容易等到铃响了,我快步跑向食堂,买了两个油饼,就站到了学校门口等待。好不容易等到她的身影出现,我走过去把两个油饼塞给她。她接住了,还是没接?当时由于异常激动,再加上二十年过去,我记不清了。我们沿着小巷漫无目的地走着。“家里人不让我到外面乱跑。”她不无害羞地说。“没事。”我说。我们走到正街,又走了不长一段路。“回学校吧!快晚休了。”于是,我们就回到了学校。我人生的第一次约会就仓皇地结束了。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次驻足那个地方,重温那段美好的回忆。
《共同繁荣》这首曲子欢快的节奏里充满喜悦。强劲的打击乐器又传达出一种令人振奋的活力,最后又汇入一股合奏的长号,使得歌曲的场面更加宏大辽阔,传达出的雄伟激情令人亢奋。 中央电视台把它作为一带一路广告宣传的背景音乐,我认为是非常合适的。
迄今为止,最让我感到悦耳动听的一首曲子莫过于《渔舟唱晚》电子琴版了。它那低回婉转 的曲调,让人仿佛置身日落时分归航的渔舟,彩霞染红了大海的尽头,海风拂过脸庞,润人心肺 。海鸟嘎嘎飞翔,自在清新中带着几份美妙高雅。天籁之音在渔人心中唱响,悦耳动听的旋律如出谷黄莺 ,一唱三叹余音绕梁,不绝如缕。电子琴伴奏明朗激昂;女声柔美轻盈,含蓄深沉;风笛声婉转明亮、细腻典雅,三者合奏出了一曲古朴大方的动听旋律也就不足为奇了。记得刚结婚那会,我和妻子经常相依着坐在电脑前听这首曲子,电脑桌面上是一幅渔舟归航的图片,夕阳的余晖浸染海面,天与海与人皆成了黄金色,只留下黑色的渔夫剪影。
《Tonight,I feel close to you》是一首柔情似水的歌曲。夜晚,我感觉离你很近。它将女性思念的温柔完美地唱了出来。优美迷醉的旋律带给你款款深情,让人体会到一种空谷幽兰 式的心灵呼唤,如倾如诉的浅唱低吟,倾诉不完的思念,道不尽的相思!
原来以为只有钢琴曲不分国界,后来才知道好的歌曲好听的声音同样不分国界。《斯卡布罗集市》就是我较早听到的一首外文歌曲。莎拉布莱曼的音乐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籁之声 ,她的歌声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一唱三叹给人一种若即若离 和虚无飘渺柔美轻盈感,令人陶醉万分。也难怪她被称为“月光女神”。
喜欢看许多国外文艺片,《天使爱美丽》即是其中一部。背景音乐如泣如诉 地跟随爱美丽细腻的情绪向前奔涌。如同溪流,溪水时而 悠长徐缓;时而繁弦急管,但都是那般甜美细致的和谐。一丝晶莹通透的情愫掠过,莫名的感动浮上心头。
《oriental dream》(东方梦)Banaroo是个德国四人流行乐组,由两男(Bobby和Vito)两女(Steffy和Cat)构成。oriental dream是一首欢快 、甜美 、动听而有活力的舞曲。它的旋律热情奔放、动感劲爆中又有一丝清新感。原来,东方世界也是很有魅力的。
《En Dag Tilbage》里那带着空灵气息、低低和唱的女声,简约舒缓迂回的电子鼓,浅浅如水流畅的钢琴,低声的说唱------这一切,更为抒情、唯美。
小小的日本,轻音乐相当发达。你只需要到网上搜一搜就可以感受得到。我列举几首自认为好听的轻音乐:《Refrain》:refrain意思是克制,被收录在《其实我想做很多事》里,这首曲子旋律优美动听,柔和而清澈,极富自然气息。《孤独的巡礼》:很有张力,悠长徐缓的旋律传达出深深的豁达和悲怆。《hanabi》译名:花火。花火给人传达的往往是最喜庆的气氛,可让它传达忧郁怀念 、 孤独 悲凉 时,可能更有震撼力。人生最大的孤独莫过于站在热闹喜庆的中心,却感受不到丝毫的喜庆和欢乐。《风之誓言》 是一首令人荡气回肠的曲子。
《the power of love》第一次听到它时,我正在西安欧亚学院参加公务员考试。当时,我的周围全是争分夺秒的笔画刷刷声,看着众多我不会做的习题,我的心情几乎崩溃到了极点。而窗外绿草如茵的足球场上,居然肆无忌惮地进行着某银行系统足球比赛的开幕式。席琳迪翁那富有磁性的声音不绝于耳。我陶醉于音乐,让可恶的考试见鬼去吧!
《sailing》不知为什么,我对航海有着近乎痴迷的向往。《sailing》不仅歌词有 自在超脱之感,而且旋律在沉稳中振奋人心。
常言说:音乐是人类的灵魂,是发自人类灵魂深处的声音。它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不分国界,没有种族歧视。在音乐面前,只有展现美的人和欣赏美的人。
几十年来,在音乐旋律的陪伴下,我度过了许多充实的岁月。也一步步发现了更加真实的自己。
感谢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