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初,我选择阅读这本《人,做得到任何事》,大概是内心很希望自己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处理人际关系及工作方面也都能有所突破吧。
当初买这本书时,也是看中了作者和书名。去年看得最久的一本书就是由阿德勒的讲义汇编而成的《走出孤独》。对于阿德勒的书,我每一次看到,几乎都会毫不犹豫地买回来。
甚至就连以阿德勒的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而撰写的《活在当下的勇气》,都没有放过。
总之每次读他创作的内容,都会有新的启发。这一次也不例外。
近些年自我成长几乎成为了各大媒体平台的热门话题,并且热度始终不减。
很多人倾向于直接给读者传授“你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快速成长”的方法,但很少有人告诉大家为什么人需要持续修行和成长。
在《人,做得到任何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位哲学家如果希望在研究上有所成就,便不能一天到晚只会吃饭应酬,而是需要长时间独处,才能搜罗想法并应用正确的研究方法。但等到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完之后,他就必须与社会保持联系以求成长。”
他主张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结,我们需要向他人证明我们自己有能够创造社会价值、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背后需要大量的自我成长,否则就会将儿时在原生家庭中因受到压迫、过度管束或其他负面引导而导致的自卑心理带到成年后的生活中。
事实上,人们在四、五岁时就会发展出独到的、与他人和世界打交道的应对方式,也可以称为统觉系统。
这套统觉系统,也会成为我们对他人进行深入了解的参照,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人在儿时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抚养他们成人的养育者对他们进行了什么样的教育和引导。
保持成长必须要和自己及家人以外的社会群体建立联系、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逐步了解到自身有哪些需要面对及调整的问题。
但是在面向复杂的社会关系之前,我们也必须给自己时间去独处、去学习、去了解自己现有的能力、去修正自己在原生家庭中发展出来的一些特定的习惯。(这些急需调整的习惯通常都无益于你立足于社会,无法令你与身边的社会关系相处得更加和谐,或者说无法使你更好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能量和价值。)
对社会融入的程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为社会做出贡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每个人都会在原生家庭学到一些与他人打交道、以及待人接物的习惯,有些人会养成为他人考虑的习惯,也有人希望所有人都能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
人是无法离群索居的,不论我们处在任何年龄段,都需要有自己的社交圈,需要和同学、同伴、朋友、家人、同事共建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何与他人相处,就是考验人们社交能力的衡量标准之一。
人们需要在独处时感受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逐渐了解自己,还可以进行自我反思,充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在独处的时间里,你不必在意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但是独处之后,人们还是要回到人群中,将重塑过的自己呈现在他人面前。如果你能够在表达真实自我的前提下,被他人尊重、认可,同时又能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被他人需要,那么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你就能够验证自己的社会感是否能让自己感到满足。
也就是说只要你做的事情是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又是完全出于自己真实的想法,那么你最终就会收获优越感、满足感、自信、以及社会感。
但是如果你的行为只对自己有利,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力而去讨好他人,那么总有一天,其他人也会了解真实的你,到那时,你就会和这个社会、和他人越来越远。
而人之所以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就是因为我们要对自己足够了解,才会搞清楚自己接下来的每一天到底该怎么做、怎么面对,才能获得那种健康的优越感、满足感、自信及社会感。
在心理学中,人们总是要分析案主的家庭、抚养者对他们的教养方式,就是因为他们的应对世界的、唯一的方式(也就是统觉系统)正是他们在原生家庭中学到的。
他们觉得无法向他人展示的那部分真实的自我,正是其抚养者无法接纳的部分。
因为在长期不被认可和接纳的环境中生存,所以他们为了保护自己不被伤害,才本能地隐藏起那部分真实的自我。
这就是自卑形成的原因,而能够逐渐发展出自信的前提则是,你真的有正确的认知、有社会感、有利益他者的初心等等,这样你做事的出发点就是你能够持续成长、以及被自我和社会所认同的原因和动力。
也就是说,自卑感不是一个必须要消除的东西,因为人生来都有自己做不到、担心会在他人面前露怯、或是怕他人不认可的事情(或观点等)
没有必要去放大自卑感给你带来的困扰,我们要看到人因为自卑而激发出来的能量。
因为自卑,人们才有了持续改变和成长的决心和勇气,也因为自卑,才想要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并以此来建立自信。
所以是否能够适当地摆脱自卑感,就要看你对于融入社会、对于为他者做贡献、以及靠自己真实的能力来解决问题等有多大的兴趣了。
没有人能脱离社会、家庭等人际关系,但唯有发展出真正的认知与能力,才能获得自我认同、满足感、优越感及可持续的社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