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看到这个,很有共鸣。
经验提炼和场景还原特别重要,书本和课堂上背的再仔细,如果不能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只是你脑子里的一个概念,过不了几天,就忘了。没有体感的学习是无法达成内化的,比如在岸上学游泳,所以学习必须结合刻意练习,再把自己的经验来对比知识,看是否有误解;不能把抽象概念具体场景化的学习也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我们对老师的要求也往往是多讲案例,反之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拿你自己的案例来套用学习的模型知识。
昨天在看《坚毅》GRIT这本书,讲的是坚毅的人比天才的人能更长久的成功。有句话说,“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一时的成功可能来自天赋异禀,但能持续成功一定来自于能坚持和恒心。
麦肯锡公司也用小白来给别人做管理咨询,说明其实只要敢走出第一步,即便你今天不比人强也会比人超前。顾问的概念就是有超强学习和进取能力的人,在别人还没开始学习找方法的时候就已经学习提高提炼方法论了,再把方法论在不同客户的实际问题上迭代,从而成为走在别人前面的那群人。
为什么做咨询的人都是高手呢?因为他们能举一反三,把知识进行迁移。经验的积累使得咨询顾问面对新客户很沉着。
我们来看这个麦肯锡的面试案例。
考官:美国每年制造多少个网球?
求职者:我想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第一个方法是找到一个知情人或者一个行业组织来告诉你。第二个方法:可以做一个基本的设想,然后做一些数学运算来找出答案。假设美国有2亿5 000万人。让我们假设最活跃的打网球的人年龄在10~30岁之间,那么,大体上说,他们就占了美国总人口的1/4。这样,我们就可以估算出,大约有6000多(六千多万)万名潜在的网球运动参与者。
其实上面的例子在咨询界很普遍,并非糊弄客户,而是迁移知识框架的逻辑让顾问可以从容不迫的做各种尝试和假设。而这些假设的依据可能来自你所熟知的另一个领域,你可以通过这样的思路梳理找到一套或许能适应情况的方法论,并调动客户提供更多的数据,你也去各大资源库搜索各种信息,从而为客户打造新的建议和方案。
其实我所在的行业有一个非常大的生态圈,就是实施顾问,他们是一群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在产品发布初期就会找英文版资料自学,学会后勤练习,并跟同行的高手切磋,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在不同行业的客户项目中穿梭,也经常有创意的为客户设计解决方案,或者给我们提出有意义的客户需求建议。他们就是我身边走在大多数客户前面的咨询顾问,真的挺普通的,但因为持续学习,使他们成为客户眼中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