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参加赵周老师的拆书学习法训练营。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了拆书这个概念,很感兴趣,认为会帮助到自己最近在学习的读书方法和时间管理。于是报名参加了赵老师的分享课。在这里也会坚持把所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Part 1: 什么是拆书?简单概括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己用,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Part 2: 拆书帮便签学习法
赵老师讲了便签学习法的由来,以及它的原理和好处。它不同于一般的读书笔记,或思维导图。它会帮助你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与自己实际的经历相连接,然后思考如何在之后的工作中实践。拆书帮便签读书法分为三个便签: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从而达到理解所学的知识
A1: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通过知识点,联想自己的实际经验,然后进行总结,反思,获得新的启发和灵感。这样可以更好的
A2: 以后我怎么用。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学以致用,而是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是在学的过程就去思考如果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规划;在用中学,就是通过应用,把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实践,转化成行为和技能。
Part 3 你有没有在“伪学习”
在这里,老师指出了伪学习的四种现象:追逐各种干货;追捧各类大师;推崇各类新知;沉溺于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努力。现在知识内容分享的时代,碎片化学习的流行,会让我们盲目的学习各种知识。其实仔细想想,这些知识是否有益于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否能够转化成自己日常中的行为呢?
我们必须区分两类学习,一类叫“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一类叫”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也叫学院式学习,Pedegogy,通常是以通过考试或科学研究为目的,主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归纳。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也叫成人学习,Androgogy,主要强调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拆书法适用于成人学习。
Part 4 从以知识为中心到自我为导向
自我导向:以自己,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学习的一切主要围绕着学习者。
关联学习者经验:不需要空杯心态(清空后备箱),对于成人学习来说,是不必要的。
强调实践:是否就是学以致用?成人学习的强调实践不是学以致用,而是在用中学。在这里以提升打字为例,最好的方法是用QQ聊天。
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把学到的知识转化到实际的应用中,已解决问题。
内在驱动:需要有自我驱动力,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
拆书帮慢成长理念:
1. 在一切跟学习有关的事情上反求诸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在自己身上找方法,在自己身上加要求。
2. 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本书中都有很多你能学习的知识。但是,其中有相当多是你不需要学的。
3. 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原能力。人的学习能力提升很慢,却是回报最高的投资。
Part 5 为什么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很重要?
即使有些人学历高,读书多,若没有知识体系,他们对待信息或知识的态度大体分三类:第一种,听风是风听雨是雨。第二种,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第三种,顺我者点赞,逆我者不看。如果没有知识体系,即使学习的知识再多也只是一堆散沙,但建不了一座金字塔。
成人学习两方面
第一:是否有适合的学习能力(成人学习)
第二:是否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第1次课程作业:
挑选一个片段,用拆书法写三张便签。然后把便签的文字整理到简书上,加tag: #拆书学习法训练营#
片段 二: 选自《非暴力沟通》
【R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第二个要素是感受。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然而,根据罗洛.梅的叙述,大多数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
人们认为感受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自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于是,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渐渐地,我们习惯于考虑:“人们期待我怎么做?”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我询问他当时的感受,他说“我觉得在晚上不该这么大声。”我提醒他,虽然他用“觉得"这个词,但他表达的是看法而非感受。他请他再试着表达感受,这一次,他说”声音太大了就会打扰到别人。“我向他解释,这依然是看法非感受。他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我没有什么感受。“
很明显,他有强烈的感受。不幸的是,他体会不到,更不用说表达它们了。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
I: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对于成熟的人来说,是能够很敏锐的体会到人们不同程度的感受。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人们常常认为感受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服从权威和所谓的“正确思想”,也因此形成为一种做事思维:别人希望我怎么做?或者做一个别人眼中的自己。
A1: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遇到忽略自己感受而去做别人希望的事情,或表达的是一种看法而并非是感受。比如有一次,一个同事在没有经过自己同意的情况下,就把自己的手机号给到了客户。自己当时其实是很生气的,但自己不是说出感受,而是直接质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反而让同事也很尴尬。
A2: 在和他人的沟通时,无论面对的是高兴的事情还是难过或沮丧的事情,不要习惯性的先表达自己的看法,比如,我觉得,我想,我认为,而是可以先表达自己的感受;当面对的事情比较tough,要稍微平复自己的情绪,深呼吸几秒,然后再开始说话。这样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