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浪浪山,活成自己的光

 贵州都匀  娄大付

        “我想离开浪浪山,出去闯闯。”小猪妖的呐喊之所以能穿透银幕,在于它精准击中了每个普通人内心的困境——我们都曾困在自己的“浪浪山”中,或被固定的生活轨迹捆绑,或被“没有背景就无法成功”的论调劝退,或在重复的琐碎中消磨了锋芒。但《浪浪山小妖怪》的深意从不在“逃离”,而在四个小妖用荒诞旅程证明的真相:人生从无预设的“取经路”,真正的翻越,是在自我破局中活成自己的光。

        翻越浪浪山,先破“认知牢笼”的执念。小雷音寺豹子精那句“这经不是你想取就能取的”,恰似现实中无数人给自己设下的枷锁:“我没天赋,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有靠山,再努力也没用”。这种将人生成败归因于先天条件的固定型思维,正是困住我们的第一道山岚。帕金森患者邱怀德的经历却给出了另一种可能:当疾病让他连走路都需扶墙时,他没有被“绝症”的标签定义,而是以“查清病因”为目标报考医学院,在健身房与病痛博弈,最终成长为医学博士并投身相关研究。正如电影中猩猩怪从胆怯到喊出“我是齐天大圣”的蜕变,真正的破局始于思维的转向——把“我不行”换成“我试试”,将“出身决定论”转为“成长进化论”,才能推开浪浪山的山门。

        翻越浪浪山,需筑“微小行动”的根基。四个小妖怪的取经路从不是腾云驾雾的壮举,而是带着锅盖当金钵、扫帚作禅杖的笨拙前行。现实中的翻越同样藏在日复一日的微小坚持里,而非惊天动地的突变。丹棱烟草的客户经理王茂琼面对超市闲置空间的难题,没有空谈策略,而是顶着38℃高温规划“清凉C位”陈列,用废弃柑橘筐搭建便民驿站,在具体行动中为店主盘活生意;华为在技术封锁的绝境中,没有坐等转机,而是将每一分资金投入研发,用无数个日夜的技术打磨构建起自主壁垒。所谓“修行”从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把“离开浪浪山”的大愿望,拆解成每天精进一点的小步骤——就像黄鼠狼精从话痨到沉默践行的蜕变,行动的积累终将成为翻越山巅的力量。

        翻越浪浪山,终要懂“价值重构”的真谛。小妖们最初踏上旅程是为了保命,最终却在解救童男童女的行动中找到了真正的价值——原来“取经”的意义从不是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而是在坚守道义中实现自我升维。这恰是翻越的终极要义:跳出“成功必须如何”的标准答案,在自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坐标。樊锦诗在大漠戈壁坚守数十年,没有追求名利场的光鲜,却在敦煌壁画的保护中实现了文化传承的价值;董宇辉在直播赛道遭遇瓶颈后,没有盲从“流量公式”,而是转向知识分享,在书香与烟火的交融中走出独特路径。他们都懂,浪浪山的翻越与否,从来不靠外界的评判,而在于是否活成了自己认可的模样。

        电影结尾,小妖们散尽修为却未曾后悔,因为他们在行动中完成了比“取真经”更重要的蜕变。这恰是给每个普通人的启示:你的浪浪山或许是格子间的重复,是小县城的平淡,是他人期待的重压,但这些都不是困住你的理由。打破认知的枷锁,用微小行动积累力量,在价值重构中确认自我,你会发现,所谓“翻越”从不是抵达某个遥远的终点,而是在每一次破局中,让自己成为照亮前路的光。

        毕竟,浪浪山外从无预设的真经,那些在自我突破中走过的路、坚守的善、成长的痛,才是人生最珍贵的修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