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共鸣”有赖于师生沟通的“共振”共鸣也好,共振也罢,都是音乐上的专用术语。我们这里只是借用来比喻师生之间的沟通。师生间话能说到一处去,是因为他们两者“想”到了一起或者说两个人说的话在“同一个波段”上。
比如说,一个可爱的小朋友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做游戏”,当妈妈走过来后,她就边忙接着妈妈的手说,妈妈,你看我的小娃娃多可爱,我给她做了房子,还有漂亮的脱衣服,还有好吃的“骨头”。如果此时,妈妈回应说,你弄的都是什么呀?一点也不好,屋里乱乱的。这样的话一出口势必瞬间在母亲间竖起一道屏障,母女间也就些产生了“隔阂”,说白了就是这话没有办法接着往下唠了。那如果妈妈抽象种方法回应,“呀,你的小狗狗好可爱,你选的衣服好漂亮!”这样是不是会收到截然相反的结果呢?那肯定是必然的。
同样,小女孩兴致勃勃地向你介绍着心爱的蚕宝宝,为她精心准备的住处及为它精神准备的佳肴时,你却在那冷言冷语地说:“哪来的虫子,快点拿手,多恶心。”那孩子肯定会不开心,肯定会反感的。又或者你带着孩子去公园玩,当你看到一个抱着孩子的妈妈时,你们就去聊天。如果你说:“宝宝多大了,喜欢吃什么呀,晚上睡的好吗?”如果你这样询问,那对方肯定也会喜欢回答,也会觉得你们有共同的语言。如果同样的问题,你这样问,“你家孩子多大了,平时睡觉好不好?”同样的意思,不同的问法,给人的感觉也便不一样。前者从妈妈的角度出发,用“宝宝”这样的称呼,属于妈妈的话语,让妈妈感觉亲切,自然而然也愿意回答,因为两者产生的共鸣。而后者,语气有些生硬,不容易产生共鸣,反倒使才者产生差距。我们要和学生说话,就要和学生在同一波段上,让学生感觉到我们是“自已人”。
比如,我们在讲到“杨柳”时,就会想到“分别”;说到”笛声”时,我们就会想到思乡,思念家乡的亲人;说到“婵娟”,我们就能想到“月亮”。有话为什么不好好说呢?思乡就是思乡为什么不好好说呢?我们要和学生说话,就要学着用学生的言语,让她们感觉我们是自己人。那如何才能说好话呢?才能让别人感觉亲切,让对方感觉自己是“自己人”。那话“说”得到一处,是因为“想”在了一起,更因为适应在“同一个波段”上,在同一个频率上。很多时候,在技术上、在用词上,我们多我考虑一下,就会和学生有共多共同的言语。
这咱情况也是很普通的,那我们和学生说话,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她感觉到我们是自己人,我们是一伙的。话能说到一起,关键是事儿要“想”到一起。从技术体现上来说,就是我和学生的话语能在同一个波段上。对于小孩子里来讲,那个“虫子”就是它的蚕宝宝就是她的宠物,就是他的Baby,那个小小的盒子就是她为婴儿精心准备的卧房,但如果老师说这是什么呀,把你的虫子拿开。这样的话,瞬间会拉开彼此的距离,会让学生产生反感。此时别说想到一块了,就连说话的前提基础都没有了。所以,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技巧,与学生达成更多的共识。
从言语的“附”去达成情感的“和”
所谓“附”就是“附和”,就是当学生说了一个话时,作为老师要给予及时了“附和”,也可以说是“回声”。也许老师会说,作为老师我为什么要去“附”学生呢?没错,作为老师就要学会“附和”学生,这是沟通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你和学生说的同样的言语,就表明你和学生是“一伙儿”的,从而才能达成两者间的“附和”,就会达成两者间感情的融和。而有些老师比较坚持自己的己见,认为有些话有些规定 的说法,就该如何去说如何去做,不愿意达成师生间的附和。其实不然,有些知识并非按照教学大纲上的内容完全照搬给学生。相反 ,要把适用学生的知识教会给学生,就是用学生能接受的话语,把适合学生的知识教给学生。有人说,你这不成为“孩子王”了,不成了哄孩子了吗?相反,一个能做好“孩子王”的老师,难道不是一个受学生喜欢和爱戴的好老师吗?其实,我们所做的目的,就是让师生间达到情感上的融合。
----言语“投机”首先要有“共同语言”
在我们身边,有些老师与学生能打成一片。有些学校也有许多教育的“达人”,而这些“达人”的口中也未必是那些高大尚的言词,相反他们说的都是那些通俗话的词语。所以说,与别人交流要有一些共同的语言。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里面,其实却蕴藏着“玄机”。那如何才能做到与学生很好的交流沟通,就要学会去投其所好。有了共同的爱好话语自然而然就会多,那就会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对方感觉到你很平易近人,很亲切,没有老师的架子,愿意与你沟通交流,甚至说说心理话,那这时“机会”就来了。再者,平时上课,交给学生知识时,也要用学生愿意听、能听懂的语言去与学生交流。“亲其师而信其道”,喜欢老师,喜欢听老师说,喜欢与老师沟通,自然你讲的也会入心,也会爱到孩子的喜欢,那效果可想而知了。
----“适切”就是留有余地
对于教育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我们讲话要留有余地呢?有些老师给学生讲课时,学着满堂贯,而且总愿意重复起来没完没了。在学生心目中,打心眼里就觉得“有完没完”“烦不烦”。
如果老师的脑子里存在这样的反映了,对老师的讲解是非常不利的。那是从哪种角度造成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就觉得有些孩子没听懂,就想着多说几遍,想着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听到学到,才会明明白白。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你全都说明确了,说“满意”了,未必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会觉得“听多了,听烦了”。相反,老师要有教育机制,要学会“叫停”。比如,如果你在课堂上,一个劲儿的说,孩子听的不耐烦了,在下面就开始“开小会”,如果你能将你的声音“放低”或者“暂停”。
下面开小会的同学,自然会停下来,“哎,老师为什么不说了”,反倒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你反复强调未必会收到相应的效果。所以,在课堂上,有些问题不必反复讲,反复强调。有时候留有余地,有些东西不必“讲透”,让他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探索,反倒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有些问题,不必达到一个具体的、客观的、确定的结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是多样的,是有差异的,有些时候让学生从他的角度、他的立场去考虑去得出结论,也许他的答案未必与你等同。但没关系的,请不要把答案当成最终的目标,很多时候我们把话留有余地,这样的教育才是更有效的。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手段,而不是教会学生学习的“结果”。
言语的角度往往决定问题的难度
----讲台的高度不应该成为交流的坡度
为什么说“讲台的高度不应该成为交流的坡度”呢?这是因为我们有些老师因为讲台高一点,自然而然的或者说下意识在心底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常讲与孩子沟通要“蹲下来”与学生平等,这种“蹲下来”与其说是形式上的平等,不如说给教育对象心理上有一种平等的感觉。这种“蹲下来”说话其实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讲求平等,不要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也许你会说,我没有这种感觉呀,我挺尊重学生的。其实,有些时候你已经意识不到了,不信你仔细想想在你平时上讲的时候是否有“你们怎么地”“你仔细听着”“你懂我的意思了吗?”是否有类似这样的语言?”其实,这些往往就是教育不平等的表现,只是你已经习以为常了,意识不到罢了。
----别把想象当成了事实
我们是不是常常把某些学生当成“好学生”,把某些学生当成“差学生”呢?但很多时候这些和最后的结果并不一样。所以,有些时候我们老师把学生想象成什么样,要注意分寸的。你如果把他想象的好一点那是没有错的,事实上我们常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这样对学生心理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如果你把一个孩子想象的好,孩子会超出你的想象,会变得越来越好。就像前一段时间我们参加了一个培训,是针对亲子教育的,课堂上来自牡丹江教研院的宇老师带着所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个互动小游戏。游戏规则就是你猜测一下,一分钟内你的孩子能拍多少次手,让家长预测一个目标。然后再实验。实验的结果是,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超过父母的预估值,那这说明什么呢?你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孩子会给你不一样的惊喜。当然这个也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的。
----“贴标签”的话要慎说
“你们怎么样”“你怎么样”“我的话别人都听懂了,就是你没听懂,你不知道“这个言语,这个语气其实就是带着“标签”来的。给人的感觉,他就是一个不听的、不专心的学生。这是一个值得老师注意的问题,老师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你的学生,不要把一次的过错,一次的不如意当成永恒,要就事论事。切忌给学生贴标签,“不听话”“爱溜号”“打架斗殴”“没礼貌”这些都是有色标签,教师在教育教堂活动中要杜绝使用。要多鼓励,多激励,相信你的学生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棒,他也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去改变。
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语言不但是一门艺术,还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使用的一门“工具”。如何善用你的语言,你的职业“工具“,做一名会说话的教师,做一个受学生爱戴的教师,需要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支摸索。让我们一起努力,作一个会说话的老师,让我们学着有话好好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