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遍:1H,了解“积极主动”内容
第二遍:32’,重温“积极主动”
第三遍:36’,了解“以终为始”内容
第四遍:1h28m,精读全书,整理整本书笔记(2018.9.22)
一、 读书摘要
7个习惯,7种思维模式,驱动我们每个人的内驱力,发现我们的问题,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想法,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二、 金句
1)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美国作家·弗格森 P42
2)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P55
3) 一棵邪恶的大树,砍它枝叶千斧,不如砍它根基一斧。行为和态度就是枝叶,思维定式就是根基,抓住根本才能让生活出现实质性的进展。 - 梭罗 P65
4)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有效地顺着成功的梯子往上爬,领导则是判断这个梯子是否搭在了正确的墙上。 - 彼得·德鲁克 P135
5) 我们是发现,而不是发明自己的人生使命。每个人都有特殊的职责或使命,他人无法越俎代庖。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实现人生目标的机会也仅止于一次。追根究底那个,其实不是你询问生命的意义何在,而是生命正提出质疑,要求你回答存在的意义为何。换言之,人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 弗兰克尔 P155
6) 唯有参与,才有认同。 -P164
7) 为一个人完全奉献自己,胜过为拯救全世界而拼命。 - 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 P222
8) (史蒂芬解读:一个人即使在外面很了不起,却也不见得能与妻儿或同事相处融洽。相比为群体服务,建立私人关系需要更多人格修养。Tina解读:例如一个人愿意将心事和内心的伤痛分享他人,但不代表他真的放下了,他真的可以去独立面对这样的事情和客观处理它。相比于分享和独白阐述,真正放下和处理需要更多人格修养。)
9) 想要赏花就要先浇水。 -P247
10) 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人们在解决问题和下决定的时候往往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玩弄权术、唇枪舌剑、彼此提防、争权夺势和放马后炮等消极无益的事情上。这就像是开车的时间一只脚踩油门,另一只脚却踩刹车。 -288
11) 以一个人的现有表现期许之,他不会有所长进。以他的潜能和应有成就期许之,他定能不负所望。 - 歌德 P317
12) 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事情变得可以迎刃而解,这并不是任务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我们的能力增强了。 -P345
13) 弱者才会残忍,只有强者更懂得温柔。 - 里奥·罗斯金P220
14) 我今天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我要多花一个小时祷告。 - 改革家 马丁·路德P312(对于马丁来说,祷告不是例行公事,而是释放和增加活力的源泉)
三、 启发与收获
1,习惯的定义(P82)
品德实质上是习惯的合成,俗语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习惯: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
知识 – 做什么
技巧 – 如何做
意愿 – 想要做
举例:倾听
我与同事关系冷淡,原因:我只顾倾诉,不愿聆听。
① 知识:可能不“知道”我必须聆听
② 技巧:知道必须聆听,但可能不知道“如何”聆听
③ 意愿:知道必须聆听,也知道聆听的技巧,但是不“愿意”聆听
Tina:这里作者对习惯的定义第一次见,很有意思。有次跟先生聊天,说有个下属能力不行。然后就跟先生说了可以看一些领导力的书籍,先生说:方法我都知道。现在回顾这段话,先生可能只是知道和如何做,但是不愿意做。宁愿承受下属能力不行带来的痛苦,也不愿意去改变。心理治疗师海灵格和张德芬老师都多次说过“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意愿很重要,怎么去激发自己的内驱力,由内而外去打开那扇大门,这个也许就是成功人士和庸人的最大区别吧。
2,效能的定义(P86)
举例:伊索寓言,鹅生金蛋的故事。
主要是有只鹅每天都会生一个金蛋,帮助贫困的农夫变成了富翁。可是财富使他变得贪婪又急躁,已经无法等待每天一个金蛋。所以农夫就把鹅杀了,想要从肚子里拿取更多的金蛋,可是剖开肚子发现,里面空空如也。鹅死了,农夫再也无法得到金蛋了。毁掉这一切的,正是农夫自己。
通过这个寓言,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效能的定义,真正的效能包括两个要素:
① 产出 – 金蛋; ② 产能 – 生产的资产或能力,即下金蛋的鹅。
② 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P=希望获得的产出,PC=产能。
生活中,“重蛋轻鹅”的人,最终会连这个产金蛋的资产也保不住。反之,“重鹅轻蛋”的人,最后自己都可能都会被活活饿死,更不用说鹅了。
Tina:作者在书中将此法则用于很多场景,管理、生活、婚姻、亲子等等。由此联想到我们公司的设备管理,目前我们公司的订单较多,机器必须一直运转,以保证客户的订单正常发货。所以设备经常出现异常,设备维修人员每天就都在忙于紧急维修,超负荷工作。生产进度无法正常进行,为了赶货,那就暂时停止另外一台不是很着急的货,换机器换工装进行生产。整个现场看起来了,总是在扑火。运营经理说:“来这我就天天扑火了,根本没有精力去改善。”管理层都知道设备一定是需要定期保养的,超负荷运转,那就会出现问题。可是大家就是忽略了鹅的健康和幸福(产能),一味追求金蛋(产出),势必导致最后连这个设备资产都保不住。短期的盈利底线固然重要,但却不应凌驾于一切之上。
3,刺激和回应之间“选择的自由”
《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身为犹太人了,经历了“二战”期间的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就在这段期间,他悟出了“人类终极的自由,便是我们有选择的自由。”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自我意识却是独立的,能够超脱肉体的束缚,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遭遇。他可以决定外界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或者说,在遭遇(刺激)与对外遭遇的回应之间,他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或能力。
人们在受到一个刺激时的回应,都会是认为我们会受条件左右,以某一特定方式回应某一特定刺激。被广泛接受用来解释和回应人性的三种“决定论”,有时单独使用,有时一起使用:
① 基因决定论:认为人的本性是祖先遗传下来的(不是我的问题,那是DNA的问题)
② 心理决定论:认为人的本性是由父母的言行决定的(不是我的问题,那是父母的教育方式问题)
③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本性是由环境影响的(不是我的问题,那是周遭的人与事的问题,如老板、配偶、子女等)
但是人们都忽略了,我们在刺激和回应之间,还有选择的自由。伤害我们的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悲惨遭遇的回应。
Tina:昨天吃饭先生和我聊到我父亲,说我父亲外面欠很多债,通过我表哥那边知道了很多我们并不知道的债。父亲这一生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责任心的人。于我,从懂事到现在,没有内心认可过他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也不愿意承认他是我的父亲。所以知道这个事情后,我很担心我父亲的外债远不止我们知道的这些,他怎么会欠这么多债,他去赌博了?我不敢想,也不敢跟母亲说。母亲这一辈子实在太辛苦了,以前就劝过我妈离婚,我妈说:连结婚证都没有,怎么离婚。欠这么多债,父亲一点也不担心和着急,逼不得已,我们能够搞定。以前就这样干过,跟我们借钱还债。昨天跟先生聊完后,我就开始焦虑。外面欠多少债?我们怎么偿还?父亲这人嗜烟如命,每天抽烟相当厉害,以后生病住院了,这笔钱从哪里出。越想越觉得恐怖。后来我就想到这个知识点,我可以选择现在不要杞人忧天,我可以选择不承受这样的焦虑,我可以选择好好地和父亲沟通一下,到底现在是一个什么状况,我们应该如何做。(最后这一点,理性告诉我应该要这么做,否则就是逃避问题了。可是感性的我,无法面对父亲,他对于我来说连陌生人都算不上,我无法静心面对他。还需要继续修炼)
4,领导和管理:两次创造
习惯二:以终为始,第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情都是两次创造而成”,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
另一个原则基础就是自我领导,但领导不同于管理。领导是第一次的创造,管理时第二次的创造。
领导与管理好比思想与行为,管理关注基层和方法,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领导关注高层和战略,思考的是“我想成就的是什么事业”。管理时有效地顺着成功的梯子往上爬,领导则判断这个梯子是否搭在了正确的墙上。
成功,甚至求生的关键不在于你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你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因此无论在哪个行业,领导都重于管理。
Tina:以前一直以为领导就是管理,管理者就是领导。今天看到这段话,如醍醐灌顶。而且这个概念依然可以运用于很多场景,例如亲子教育:只想到规矩、效率和控制(管理),忽略了目的、方向与亲情(领导)。再例如我自己,每天看起来很高效,制定目标或完成任务(管理),但是没有方向、没有当领导的强烈意愿(领导),所以一直忙于如何成功地完成任务,而没有跳出来,来思考我最终要的是什么。在职业生涯这条路上,一直都只做管理,而不做领导吗?
5,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
这个时代的理论否定了“时间管理”这个名词,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与其着重于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上,即知即行,以20%的活动取得80%的成果。
高效能人士的脑子里装的不是问题,而是机会。他们的思维定式是预防型的,总是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
关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上,我们的日程安排课参照以下步骤:
① 确认角色:下一周需要专注的角色和任务
② 选择目标:每个角色后面最想做的一两件要事
③ 安排进度:安排每个目标的实施时间
④ 每日调整:根据突发事件、人机关系的意外发展及崭新机会,对每天的要务进行调整
Tina:今年7月有幸接触到萌姐的效率手册,并开始使用它。如今使用已有70天了,自我感觉每天虽然工作方向明确,但仍然有未完成事项,有时一件事耗费的时间太长。作者分享的这部分内容,我突然觉得是自己还没有分析好事情的优先性,没有放对象限,或者是说没有安排好第二象限的事务。作者分享了一套工具-周计划表,我准备结合前几日伙伴分享的每日番茄钟表,重新调整每日的工作计划和控制工作时间。践行2周后,再看看效果。
6,情感账户的投资方式
有七种:
① 理解他人:想要别人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待人。
例:例如自己5岁的孩子趁你正忙的时候,为一件小事来烦你。在你看来此事微不足道,但在他稚嫩的心灵中,却是天下第一要事。此时我们就要借助习惯二:以终为始,以原则作为生活中心,确定我们的角色和目标,尊重每一个个体,认同他们的观念和价值观;运用习惯三:要事第一,以对方的需要为优先考虑而加以配合。
② 注意小节:在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小细节。人的内心都是极其柔弱和敏感的,不分年龄和资历。
例:有二宝的家庭,对二宝稍微的多加关心,都会引起大宝的不开心;
③ 信守承诺:守信是储蓄,背信是庞大支出。不轻易许诺,一旦许了就一定要实现。
④ 明确期望: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障碍都源于对角色和目标的期望不明或者意见不一致。很多期望都是含蓄的,从来没有明白地说出来过,但是人们却想当然地认为这些事是心照不宣的。正确地做法就是一开始就提出明确的期望,让相关的每一个人都了解。
⑤ 正直诚信:正直诚信能够产生信任,也是其他感情投资的基础。体现这种品格的最好方法就是避免背后攻击他人。
⑥ 勇于致歉:真诚的道歉是一种感情投资,但是一再道歉就显得不真诚。
⑦ 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给人安全感和自信心,鼓励个人肯定自我,追求成长。不过无条件的付出不代表软弱,我们依然有原则、有限度、有是非观念,只是无损于爱心。
Tina:这七个投资方式,我都处于知道范畴,如何以及要去做,还没有形成,所以这7个小习惯,还需要刻意练习。
7,双赢思维的五个要领
双赢品德:诚信,成熟
双赢关系:以影响圈为核心,
坚持双赢态度。
双赢协议:预期结果、指导方针、可用资源、
任务考核、奖惩制度,五个要素制定双赢协议,彼此互相期望和监督。
双赢体系:想要实现既定的目标,就应该建立配套的奖励体系。
双赢过程:
① 从对方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
② 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而非立场)
③ 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④ 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
8,四种自传式回应
我们再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会联系我们自己的经历,因此自以为是的人往往会有四种自传式回应的倾向:
价值判断 – 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追根究底 – 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好为人师 – 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自以为是 – 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
Tina:听到徐佳说大头的事情时,当时正在看书的兴奋状态,内心觉得老徐不应该放弃,怎么能放弃,所以有点自以为是的去批判了老徐现在不对的状态。现在想来,我确实没有做好移情聆听(①复述对方的心情;②加入自己的语句解释,理性回应;③渗入个人感觉,体会对方心情;④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
9,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四个层面
身体:耐力、韧性、力量
精神:仔细聆听、设法回头、检讨动机、把忧愁埋进沙子里
智力
社会/情感
每天一早,向自己提出下列问题,然后回想自己的使命宣言:你赞成什么,你在生活中的目标是什么:
① 今天我想做些什么事?
② 今天我将怎样关怀我所爱的人?
③ 今天我将怎样应付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