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逛良品超市,遇到售货员要扔一大袋香菇根儿。
图1。问她为什么扔?她说没用了啊。我说那就给我吧。饭后,我像个匠人一样,开始拿水果刀修切香菇根儿。
真是个精细活儿。需要我瞪大眼睛,全神贯注,盯着小小的根儿,用锋利的水果刀,轻而薄薄地切去不要的“垃圾”,常是芝麻大的黑麸皮,或是根部不能吃的糟粕。我的脖子弯成90度,头极低地垂下来,从600度眼镜片后面,直直地凝视着香菇根,通常它只有蚕豆大。我尽可能保持呼吸均匀,以免呼出的气太大,让香菇根给“龙卷风”吹跑了。左手,伸出大拇指和食指,紧紧地掐着主角儿;右手举轻若重,捏着水果刀,一下一下又一下。
一边干一边想起,23岁时,帮助公公洗香菇,切香菇,把根儿全切了,扔垃圾桶。公公回来看见,可惜地直叹气:“哎呀呀,你不知道那是蘑菇身上最好吃的,特有咬劲儿!”公公的叹息,让我印象深刻。从此我也开始关注买来的香菇,仔仔细细地切干净它的根儿,留下那块小小的精彩。有时候炒黄面酱,有时候当包子馅儿,还有时候炖肉,直接和香菇一起丢进去,因简单,往往美味。
但是,今天例外,袋子里的蘑菇根儿实在是太多了,估计是30家人吃的量,远超过我的日常食用量,估计要切到后半夜了。又想一想奇遇记的有趣,想一想先生和闺女每次吃了之后的赞不绝口,这份劳动,再辛苦也值了。深夜,我还是熬不住困按时睡了,把切香菇根的事推迟到第二天。
一大袋蘑菇根儿,一天二夜才修剪完。小巧玲珑,像一颗颗灰色的鹅卵石,越积越多,从刚刚覆盖盆底,到现在大半盆。我并不是所有时间做这一件事情,还要去锻炼,去看书,去吃饭,去拖地,去睡觉等等。一整天的空余时间,我都趴桌子上忙蘑菇,实在是太考验耐心。最后,原料还剩下一把,实在撑不住,扔了。要是在天国的母亲知道,会不会狠狠地说我:“既然有好的开始,为什么没有完整的结果?”
蘑菇根们放在冰箱一天,不动声色。不能再懒了,肉馅已消好。我计划着怎么吃它们?炒菜炖肉都可以,但不够隽永,不够荡气回肠,不值得我花的时间。突然,童年记忆涌上心头,无论如何,该像老爸当年那样,炒一大碗酱,又香又耐吃。心里有了目标,说干就干。每颗蘑菇根上还有微小残渣粘着,水冲不掉,需要细抠。我打开水龙头,一颗颗洗,仔仔细细把脏东西剥下来,被流水冲走。我嫌一颗颗拿和放,太麻烦,干脆抓一把放到手心,一一剔除。洗完一半,腰酸背痛,去沙发上休息一会。快晚上十点了,给自己加油着,把另一半蘑菇根清洗干净。找到一袋甜面酱,切葱姜,打了五颗柴鸡蛋,炒酱大幕徐徐拉开。
我记忆里出现的炒酱模范,无疑是父亲。他出现在我脑海里,依然是他咚咚响的脚步声,他身披羊皮大衣,头顶羊皮帽,脚踩牧民靴,顶着凛冽北风,从牧区回家,鼻子尖冻得通红,眼睫毛挂着白霜。一说话,就喷出一股白气。那时和我现在差不多年纪,还是壮年时,因为是单位里寥寥可数的高级工程师之一,他一年的2/3时间在草原上负责设计、勘探水利工程。“每年因工程而多次路过姐姐上大学的城市,一定会前去学校看她,家里就忙乎起来了。那是夏天,父亲回家的路上割回一块肥瘦相间的带皮猪肉,又差遣我去门口小卖部买回一袋足斤足两的黄酱。母亲从高高的存储柜上抱下乌黑发亮的瓦罐,抓把干花生米和干黄豆放在滚热开水里发泡着,再抓把干蘑菇和木耳也放进去;另外又从鸡窝里取刚下的鸡蛋敲开三颗,搅拌好。北地常年少雨,蘑菇、木耳、花生米、黄豆们干燥得像撒哈拉沙漠的沙子一样硬邦邦,被热腾腾的开水一浇,仿佛千年老灵魂刚刚苏醒而豪饮美酒,发出滋滋滋的吸吮声。它们的表皮逐渐湿润,逐渐饱满,整个身体逐渐涨大了。
天空蓝得一丝云彩也无,阳光清净透亮。红瓦房里的母亲又忙忙地生着了大灶上的火,火在旺旺地燃着。父亲仔细地切肉丁剁姜沫,又喊我去剥葱和蒜。母亲把煮好了的花生、黄豆、蘑菇丁、木耳丁捞出来控净水;父亲先倒胡麻油呛锅,用有力的大手轮起铲子,把葱、姜、蒜、大料、芝麻等呛锅军团的家伙们爆得吱吱直叫,真香啊!随即是炒鸡蛋和炒肉丁的鲜香味,接着又是一声滋啦,黄酱将军挥兵而下,涨鼓鼓的黄豆、花生、香菇、木耳们全部踊跃列队入场……执勺的父亲紧紧盯着锅,时不时扒拉翻炒,母亲则配合着同时把火压小。这酱里的黄豆和花生虽然都是肉丁的陪衬者,裹在酱中后自身的香味有了升华变得入口难忘,鸡蛋、香菇和木耳则老成持重,和酱抱团结队……时有碧绿葱花和鲜红辣椒伏身姣笑。美如图画的酱已炒好,凉一凉,装大玻璃瓶子里,拧紧盖,放入父亲的提包。母亲打开衣柜数粮票和钱给父亲,交代他给姐姐一起捎去。碧绿的草原无边无际,父亲急急忙忙地上路了。”我写的《酱香缭绕的怀念》的两段,及时出现在记忆里。
怀着对父亲的思念,怀着对童年馒头蘸酱的怀念,我开炒。一切程序都模仿父亲,仿佛他站在我身边,用他的福建味道的普通话,指挥我的动作。闺女在她的卧室里惊呼:“闻到酱香和蘑菇香啦,好有胃口呀。”
现在,我的酱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热气,埋藏其中的蘑菇根颗颗凸显,炫耀它们的好味道,炒鸡蛋则秘密地隐身了。我洗净两个豆腐乳大方瓶,把蘑菇鸡蛋肉丁酱们缓缓倒入,放在饭桌上,热气腾腾,心满意足。清洗完酱锅酱筷子酱铲子,阿弥陀佛,总算没事了,洗洗钻被窝啦。
果然这个晚上,老爸梦中和我相见。这是个长长的梦,梦里有着老爸后半生的悲欢离合。他大约五十多岁,刚刚从工地回来,尝尝我的酱,说甜面酱淡,没有黄酱味道浓。他赞我的蘑菇根,非常好吃,耐嚼,有味儿,比肉还好吃。说着,他兴冲冲地把其中一大瓶酱,要揣回老家,给还健在的二叔和二姑尝尝,梦里的我急了:“爸,你要密封好瓶子,小心洒在路上……”醒来时,先生正坐在桌子前,高高兴兴地尝我的酱呢,嚼了一颗蘑菇根儿,说太有咬劲儿,嚼着真香,特别配粥吃,如果下面条,则更好。
到底香菇根儿的好处在哪里?枉自吃了这么多年,没有考证过。怀着好奇心大搜索,原来香菇根有利肝益胃的功效。《神农本草》说它可“增智慧”、“益智开心”。现代医学认为,香菇之所以增智,在于含有丰富的精氨酸和赖氨酸。别小看香菇根儿,轻易把它当作垃圾扔掉,它含有的多糖,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产生,并提高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提高免疫力。
现在,我越发心安理得、大摇大摆地吃香菇根儿,而不怕无知者笑话我节约成癖了。清・朱柏庐《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物尽其用,不也是美好的德行吗?
20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