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了,好不容易克服了不想来上班的纠结,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午后骑行,等红灯时偶然望一眼天空,一片斑驳的白云以外全是湛蓝,有一个类似飞机的东西似乎静止在天空,引得我不时在等红灯时寻找它的踪迹。也许因为没带近视眼镜,所以始终没看清是什么,最终消失在视野里。一路看天空,也时常去看内在,内心宁静深远。
今天去应朋友的介绍,去看了中医。听到周围患者对要看的中医大夫的好评和认可,感觉又燃起了期待和希望。与此同时也跟自己约定,把自己的症状看淡一些,配合服药,少自作主张站在医生角度上乱揣摩,少怀疑多相信,以平常心对待,也许更能取得期待中的疗效。
很快要迎来女儿的放假,感觉她归心似箭,我盼望她回来的心也越来越迫切。豆爸偶尔的陪伴似乎难以缓解自己长久以来的孤独,有时候很享受这种孤独,有时候也会想要有人陪伴。有孩子在的生活更加有生气,也会更加忙碌,也许自己会怀念孤独安静的时刻。其实孩子离开的这几个月里,感觉自己已经不是她离开时候的自己了,我们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变化。有好多话想跟她聊,也特别想听她叽叽喳喳说个没完。当然也经常想起小时候自己错误的养育方式对她造成的不良影响,隐隐的担心,希望有时机的话能够做一些创伤疗愈性的补救,但也不刻意强求为好。
心理健康指导证书的考试在上周日终于告一段落了,考试出乎意料,完全不是提前给的题目范围,让我们措手不及。据说应该问题不大,静等结果。下一步的学习有些失去方向,只能无目的的看看书,听听直播,对在职研究生这条路径缺乏足够的勇气。主要是觉得花费不少可能也只是收获一张文凭,真正学东西学技术不一定能如愿。所以需要继续摸索和寻找。
孩子回来后,有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日程不得不面对:外出旅游。很怕打破日常习惯的生活节奏,跟着旅行社的行程外出旅行。害怕失眠,害怕赶时间,害怕身体太累,害怕头疼.....。这就是典型的对突破舒适区的恐惧,但不得不面对,因为是最爱的宝贝女儿想要的,只能自己克服一下对出行的不适应。希望自己能够带着另一种眼光去看待出游,失眠也好,累也好,头疼也好,什么来了就迎接什么,难受的时候就接纳和允许,能坚持到什么程度就坚持,也要提醒自己时刻带着观光和享受的心态,如果坚持不了就想法照顾安顿好自己,尽量不影响他们的心情。这样想的话,感觉会放松很多。只要家人在一起,体会那随时随地的幸福和喜悦,感受他们的感受,时刻让自己处在当下,觉察当下,感觉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