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1916小时,第1857日
阅读《在国家与社会之间》
经过明代中期的一系列改革,明代地方政府的赋税和财政架构已经逐步改变了,但中央财政规制,仍然维持着明初订立的赋役制度。把各地实行的办法划一起来,建立起规范化的制度,并在中央财政制度的层面确认这些改革的合法性的努力,后来是通过普遍地施行一条鞭法来实现的
从明末到清代前期,通过在各地展开的一系列改革,基于一条鞭法赋税原则的新财政体制才稳固地确立了。
以从前均平、均徭、民壮、驿传诸色目太繁,不便缴纳,因令天下州县于丁粮中会计各办额料,通融征解,其诸色目一概归并
人丁多少课征丁税,按土地多寡课征地税,体现了人丁和土地相结合的“户役”,由此分解为“丁税”和“地税”。于是“户”在税收中不再作为一种课税单位。
入清以后,我们只看到有丁口数,而没有户数的记录,正是这种转变的反映。在一条鞭法下,随着丁的含义的衍变,丁银实际上也逐步转变为土地税了。
赋役的解运亦因以银子为征纳物而大大减轻了运输的劳费,从而,一条鞭法之后,确立了官收官解的制度。
将总额摊征于官米和民米,不同项目的不同折银率在实征时不再使用,而统一按官米每石派银若干,民米每石派银若干的标准征派。统一征收起来后,再从总征收额中分别支解起运、存留以及物料的各项税额,这也就是所谓总收分解的办法。
明中叶以来名目繁多、互不相同的赋税徭役就演变为“地银”和“丁银”两项赋税了。“民知岁输几何,而不知某粮几何,某役几何”。这就是一条鞭法同以前的赋役制度的明显区别所在。
以一条鞭为良法,这是当时广东地区官绅士民的一致看法,这同当时北方地区对推行一条鞭法展开激烈争论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映了明中后期广东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迁程度与北方地区的差异。
由于一条鞭法的实行,赋役征派转为以土地为主要的课税客体,清丈土地就成为解决赋税负担不均的迫切需要了。
对土地丈量的影响往往来自乡中士绅的干预,富人的贿买,田主所报不实和吏胥书算的舞弊,在这几种势力包围下,地方官僚中能真正做到公、廉、勤、慎的人实在很少,在实际丈量时也就难免弊端百出。
在万历年间的清丈土地行动中,凡被认为进行得较好的州县,主要是通过丈量,在赋税征收上有下面几方面的改良:第一,丈量出来的田地数多于原额,按原来的税额均摊于丈出的田地之上,从而减轻了科则。
广东地区在万历九年( 1581 )的丈量中取得的最大成果还不在于赋税负担的减轻,而在于通过丈量,改革了官田赋税征收制度。
通过万历年间的清丈土地,田赋征收得到整顿,尽管各地奉行的优劣成败利病不一,就总的情况来看,田赋征收与土地占有相脱节的状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田地中由于社会的人为原因而形成轻重悬殊的科则扒平了。随着土地私有化的发展,土地占有的封建等级关系大大削弱了,各种土地皆由其自然形态分类起科,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则壤成赋”,田赋的财产税性质进一步明确。
里甲正役本来的两大基本任务,即“催征钱粮,勾摄公事”,并不包括在均平银内,只是由于实行了“自封投柜”和“官收官解”制度,这两大任务的负担已大大减轻了。
清初的里甲差役不但轮役办法与明代的一样,主要负担也恢复到一条鞭法以前的内容。供应各级政府官员的泛杂支费,成为里甲差役的主要任务。
到康熙年间,整顿里甲差役,革除差役弊政的要求愈见迫切,各地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行动。
由于里甲差役在清初是地方上行政开支的主要来源,要取消里甲差役的征派,必须首先解决地方经费的来源问题。因此,当里甲均当法用在正赋上附加征收的办法解决了地方经费来源问题之后,实际上也就等于取消了这项差役。
通过这次改革,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一条鞭法的赋税制度。在此基础上,又经过稍后的摊丁入地和耗羡归公的改革,一种新的财政体系在清代中期得到最后的确立。
“四差”本来并不是单纯的人头税,其课征对象,也不是单个的成年男子(丁),而是向户征派,并参照户中人丁财产多寡定负担轻重,其赋役性质应是一种等级户税,课税客体是人丁与财产(主要是田产)的结合体。
实行一条鞭法之后,“四差”之中按田(粮)征收的部分合并起来,再同田赋折银合并,构成后来所谓“地银”,而各种差役原来分别按丁征收的部分亦合并了起来,这就是本节要讨论的后来摊入田地之中的“丁银”,故文献中又称为“四差银”或“三差银
这里的“米”,即税米,即田地的科则。按一定数额的田赋折算为一丁,实际上就是使丁成为由若干田地构成的一个计税单位,这种计税单位显然与成年男子无关。向这种“丁”课征的丁银,其性质已同对地税没有太多的差别。
摊丁入地可能是分两步完成的,一是丁银按田地计征,二是丁银同田赋合并征收。
以广东的摊丁入地为例,本来,课税对象的改变主要发生在明末至清康熙年间,而康熙末年以后改革的重点是在征收与会计方面税项的合并。但研究者论及广东摊丁入地时,在内容上,侧重关于课税对象变化的考察,在时间上只取丁粮并项输纳的年代,于是便对康熙末至雍正年间摊丁入地的影响和意义产生了一些不恰当的认识。其中最流行的一种观点,是认为这时由于实行了摊丁入地,减轻了人丁的负担,从而导致了雍正乾隆年间的人口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康熙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