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大巨头。咱们今天要讲的这本《被讨厌的勇气》,说的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思想。阿德勒特别强调,人无一例外,都可以改变。“我”的力量无穷大。如果“我”改变了,那么“世界”就会改变。按照这个逻辑,每个人都有可以获得幸福的能力,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勇气。这里说的“被讨厌的勇气”指的是,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刻意追求他人的认可,因为这些是通向自由和幸福的终极道路。1.我们在亲手打造属于自己的“不幸”
阿德勒认为,人之所以不幸是因为我们自己选择了“不幸”,是我们亲手打造了自己的“不幸”,而不是生来就不幸。
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教义:有些人之所以不愿意改变,其实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不要给别人机会讨厌自己,或者不要给自己机会去遭到拒绝和讨厌。
阿德勒明确否定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这一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心灵过去所受到的伤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创伤,是导致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
但是阿德勒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的。实际上我们会从过去的经历中,发现并挑选出符合自己“目的”的种种因素,然后选择了“不幸”来达到我们自己的“目的”。
为什么我会觉得阿德勒心理学是“强者”的心理学呢?因为,当我们把自己的“不幸”归因到无序的外部世界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可以掌控和改变的那部分“世界”是极为有限的。而归因于我们自己,就意味着我们时刻拥有掌控和改变的可能,而且我们有责任去改变。
根据阿德勒心理学的理念,幸福的方法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是远离不必要的烦恼;第二,要学会和必要的烦恼相处。
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来自各方的期待和不满意呢?
阿德勒给出的答案是:不去寻求他人的认可。
他认为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如果我们因为无法满足别人的期待而烦恼,那么这样的烦恼就是不必要的烦恼。
当然,“不寻求他人的认可”这句话说来容易,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呢?
首先,阿德勒认为我们需要一份甘于平凡的勇气。他认为,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如果你认为人生是一次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么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会在路上。对于抱有这种价值观的人来说,真正的属于自己的人生,是从登上山顶那一刻才开始的,所有在登顶之前的路程,不过都是,临时的自己,走过临时的路。
阿德勒明确反对这种人生态度。为什么呢?他认为,把人生当作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了一条“线”,从来到人世开始,到最终走向死亡的一条曲线。阿德勒认为,这样一条曲线,把人生看成了一系列因果关系。你之所以成为了今天的你,是由于在今天之前的某个事件造成的,这和弗洛伊德主张的“原因论”密切相关。
但是我们在一开始,就明确指出了,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并且坚定地认为我们的不幸不是由于过去的原因造成,而是由我们自己亲手打造的。如果认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就是为了到达某个终点,我们当然就会“压力比山大”,一刻不得闲。
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是怎样认为的呢?它将人生理解为“点的连续”。将过程也看作结果的一部分,每个点都是一个整体。人生很简单,认真过好此时此刻就好,就没有必要让它过于深刻。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我拿青春赌明天” 。如果把聚光灯打向人生整体,就会瞻前顾后,过分关注已经回不去的过去和还没遇见的未来。而当我们关注现在,聚焦在此时此刻,我们自然就会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过好现在正在我们眼前流逝的每一分每一秒。
当一个人的脚踩着大地,活在当下,就很容易坚定,也更容易看见和拥有“自我”。这样,那些所谓重要的人的一个眼神、一个行为、一句风凉话,就没有那么容易牵动心弦。
第二个远离不必要烦恼的方法——“课题分离”。
阿德勒主张,不论是在家庭这个小单位,还是在学校、公司或是其他形式的组织里,我们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他相信,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起因,都是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这里说的“课题”,你可以理解成,谁的课题就是谁的事,他要来对这件事直接负责并承担最后的结果。
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个问题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进行分离。只有进行了课题分离,我们才有可能做到远离不必要的烦恼。
就拿别人对你提出要求来说,你的课题就是要不要接受他的要求,只需要就事论事,做出你想做的回应就好。至于他怎么来处理你的回应,他会不会感到失望,会不会认为你太不近人情,那就是他的课题了。那你可能会继续追问,如果他的反应可能对你造成伤害,那么这是谁的课题?思考一下,这是你的课题,问题抛回给了你,对于他的反应,你可以考虑远离,或者回击。
课题分离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很多棘手的问题,用课题分离,很有可能会让我们豁然开朗。
面对一个事的时候,我们怎么来分辨这是谁的课题呢?阿德勒认为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最终由谁承担就可以。谁来承担这个结果,那这就是谁的课题,谁就有这件事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如果说,“课题分离”是我们从人际关系的烦恼中获得自由、得到解脱的出发点,那么下一步,深刻理解“共同体感觉”就是我们面对人际关系的终点。
什么是共同体感觉呢?这是阿德勒心理学里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它是指,我们应该从竞争关系中脱离出来,战胜人类“想要比较” “想要竞争”的本能,把原本视为“敌人”的个体视作“伙伴”。
阿德勒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把他人视作我的伙伴,不论这个伙伴我是不是认识,是不是和我存在于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国家,只要我能将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视为我的伙伴,从动物到植物,从我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到离我最遥远的其他国家的人类,如果我能够把他们都当作是我自己的伙伴,而不是把他们想象成竞争对手,竞争着要抢占这个地球的资源。那么,我就能够时时刻刻都感觉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群体中间,这个群体由无数个“伙伴”组成。
我们如果拥有了这样广阔天地和心胸,自然就不会只关注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田,去时时刻刻想着去竞争、去比较、去对抗。
共同体,其实是需要我们从一个更高的视角去接受自己,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位置。只有人在一个共同体中觉得自己有价值,才会体会到幸福。共同体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归属感。这种感觉是要自己主动建立的,要把对自己的执着,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我”的这种状态,转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为什么要建立这种状态呢?这是因为只关心自己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处在世界的中心,对于常年抱着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来说,“他人”都只是“为我”服务的人。因此,这样的人在与他人接触的时候总会想,这个人给了我什么?但是,别人没有义务满足我们的期待,更不是为了向我们提供价值而存在。也正是因为这样,当我们的期待落空时,还会产生这样的想法“那个人什么都没有为我做”,或者“那个人辜负了我的期望”等等,进而认为对方不再是我们的朋友而是敌人。
而如果我们做出重要的思维转换,把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出发点,从“对方能为我提供什么”,变成“我能为对方提供什么”,我们就具备了融入共同体的基本要素。
再进一步说,阿德勒认为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包括植物或非生物。关于共同体的感觉,很多与阿德勒同时代的人们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因此这个观点也最饱受争议。
但是,阿德勒说,这种把自己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的“共同体感”,虽然难以实现,却是我们人际交往中的最终极目标。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宏大又抽象的“宇宙共同体感”的概念呢?
举例来说,我们常看到有一些人在退休以后会突然黯然失色,一下子找不到生活的重心,也找不到自己。这是因为,从“公司”这个共同体中分离出来后,一个人突然失去了原有的头衔、职位、权力,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标签的人。但是,这位退休人士,如果具备阿德勒说的共同体感的思维,那么他应该知道,他的退休,他失去的这些社会属性和标签,只不过是因为从公司这个小的共同体中分离出来了而已。实际上,任何人,都不会只属于某一个单一共同体。
如果我们能把共同体的范围扩大到无限大,那么我们就会认识到,我们虽然从公司这个共同体中分离出来了,但我们还和我们的同胞一样,同属于中国这个国家共同体;我们也和其他不同国家不同性别的人一样,同属于人类这个共同体。再激进一点说,我们人类,和动物、昆虫、植物、细菌一样,同属于“宇宙中的生命”这个大的共同体。甚至,再进一步说,我们和我们的祖先,以及我们未来的后代,又何尝不属于“整个宇宙”这个大的共同体呢?
当我们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和心胸后,我们便不会再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而会着眼于自己所属的其他共同体。
可是这样做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阿德勒说,具备宇宙共同体感的人,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思维和心胸势会更加宽广和开阔。
关于这一点其实也很好理解。《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我们设想一下,现在有一个人要买一片面包,他为此需要支付一枚硬币。这个人支付的这枚硬币背后,不仅联系着面包店的工作人员,还联系着小麦或是黄油的生产者,物流人员、汽油从业人员,还有生产汽油的产油国的人们。这个例子,让我们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空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我们和远在天边的人看似毫无关系,实则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人,绝对不会,也不可能离开共同体独自生活。当我们离开了一个共同体,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我们在离开的这个共同体之外,还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个广阔世界的一员。
只要我们从认知上接受了这一点,就会意识到,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遭遇困难,或者看不到出路。我们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去倾听更大的共同体的声音。 如果我们真的能体会上面说的那种共同体感,我觉得我们甚至可以在亲密关系中变得游刃有余。
举个例子,亲密关系中功课不仅包含相聚,还包含分离。当我们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放手的时候,很多人往往会很痛苦,觉得失去了一个爱的人,伤心、痛苦、久久不能释怀,这都是正常的。但我们要知道,在亲密关系中分手时我们所失去的,并不是那个爱人,我们失去的是与爱人建立起来的“联接”。
和亲密的人失去连接固然会失落会难过,但我们彼此还是仰望着同一片天空,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经历着每一天的此时此刻以及彼时彼刻的时间流逝。我们作为人类,仍然共同存在于同一时空。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和那个曾经相爱的人,虽然分手了,但仍然是“共同体”。虽然我们的亲密关系结束了,没有了连接,甚至没有了联系,但我们仍然是“伙伴”,我们仍然是“同类”,我们仍然是“我们”。
我们自己的价值,不会因为与某一个特定对象失去连接而减损。因为在大的“人类共同体”中,我还是我,我没有变,他也没有变,我们原本是“伙伴”,分手以后也还是“伙伴”。
从上面的这些例子里我们不难看出,获得了共同体感觉的人,不会再需要他人的认可,这是获得幸福的途径,而且这种幸福以自由为前提。
具体来说,建立共同体的感觉,需要具备这么三个要素:“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接纳自己,是人生的第一功课。有这么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有道理:人只有接纳了自己,才会长大。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自我接纳。“自我接纳”和“自我肯定”是不同的。“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某件事,但还是要暗示自己,我能做到、我可以、我很强,但这其实是在对自己撒谎。
而自我接纳则是指假如做不到某件事,就诚实地接受“我做不到”,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对自己诚实、不撒谎。这种对自己诚实的自我接纳很重要,是因为我们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我们一辈子的修行,其实就是在学习与自己相处:从不了解自己,到了解自己;从对自己说谎,到对自己诚实;从不接受自己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