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核桃读书法:
第一招,先敲碎外壳,把书上难懂的语言翻译成我们一下子就能理解的话;第二招,快读慢想,先快速浏览书上的内容,再在需要思考的地方停留,这样就能把时间花在刀刃上,更好地理解一本书。
今天我们介绍的是如何用核桃读书法阅读不同类型的书。书籍的各类很多,今天将从拆书稿的实际需求出发,重点介绍五类图书的阅读方法,分别是干货类图书、文学类图书、传记类图书、科普类图书和散文类图书,这基本上也涵盖了我们最经常读书的类型。
首先,我们来看干货类图书。干货类图书最适合写拆书稿,一是因为它条理清晰,非常好懂;二是因为市场上对干货类图书需求大,现在各大拆书平台上,最多的就是干货类图书的拆书稿。干货类图书又叫实用型图书或者知识类图书,是介绍某些理论、方法和实用技巧的书。
比如《如何高效学习》介绍的是学习的方法;《孩子:挑战》介绍的是实用儿童心理学;《说服别人只要三步》介绍的是说话的技巧;《高效写作》介绍的是如何通过文字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上这些书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围绕一个主题,目的是为了讲清楚这个领域的知识。这些书都很实用,解决的阅读者正在或者即将面临的问题。
干货类图书的结构性比较强,一般包含几个模块,比如“这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作用”“它有什么表现形式”“具体怎么来做”“有哪些应用领域”“有何注意事项”“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等。我们使用核桃读书法,要先打碎外壳,直奔主题,找出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比如说,《如何阅读一本书》。如果按上面的模块划分,你会发现,这本书一点也不难懂。
第一篇:阅读的层次(阅读是怎么回事?)
第二篇:分析阅读(具体怎么来做?)
第三篇: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有哪些应用领域?)
第四篇:阅读的最终目标(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
再比如,《选择理论》。
第一部分:理论。(选择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二部分:实践。(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有好的选择?)
第三部分:应用。(在哪些地方可以应用这个理论?)
了解不同类型的书有不同的阅读要点
学会给一本书划分模块,把一本书分成3-5个部分.尝试用模块对应书里的内容,了解一本书的整体架构.阅读不同的书,融会贯通,更快提高阅读能力.
为什么不同的书阅读方法不同?不同类型的书,作者写作的模式不一样。比如干货书,作者是按理解一件事的逻辑来安排内容的;而小说,作者是叙述一个故事,通过故事让读者体会背后的道理和价值观。不同的书写法不同,就要求我们要有相对应的方法去阅读它们。
给一本书划分模块:划分模块可以让我们快速了解一本书的整体框架。一本书可能有十几个章节,但是如果按照模块划分的方法,可能一本书只有3-5个模块,这样理解和记忆起来都比较简单。
不同的书划分模块的方法不同,但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先了解是什么,再了解为什么,怎么样。包括小说,其实都可以用划分模块的方法把它分成几个部分。
看透一本书的脉络:大部分情况下,阅读只是阅读书上的文字,把所有文字看完,这本书就算看完了。写拆书稿的时候,除了要阅读文字,还要了解整本书的脉络,比如这本书的结构是什么样的,这本书到底讲了几个问题等等。
了解了书的脉络,其实就看到了一本书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框架,也就了解了作者在写书时的思维模式,这对我们快速理解一本书是很有好处的。
阅读后的收获:很多人读完书之后脑袋一片空白,这是因为他没有做笔记,也没有深入探究书里的知识点。阅读的时候,我们要带着特定的阅读目的,比如,为了写拆书稿而读书时,我们要思考到底这本书讲了什么主题?这里头有什么要点?从这本书中可以提炼出什么对大家有益的方法?
把这些东西“挖掘”出来,阅读的效果会好很多。
老师只介绍了五种类型的书,其他的呢?这五种类型之外的书怎么读?书的种类非常多,每一类中不同的书也有风格的差异。我们先学会课程里介绍的五类书的读书法,举一反三,练就自己读书、找重点、吸收知识的方法。这样的话,以后不管遇见什么样的书都能轻松搞定。
有人选了干货类图书,发现找不出这本书的模块,好像每个地方都是重点。作者在写一本书的时候,一定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干货类图书希望介绍一个概念和方法,它会从人的认知习惯入手,先介绍概念,再介绍方法和应用,最后介绍使用场景,一般都是这样的顺序。
为什么你看不出一本书的模块划分呢?很有可能你还没有完全理解这本书的内容,分不清哪些是方法的讲解,哪些是应用。
有人说用了老师讲的方法,在选书的过程中接触了一些过去自己不会看的书,也很有意思。学习就是让我们“走出舒适区”。看之前没有看过的书,包括用今天课程里讲到的方法阅读五类不同的书,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有点困难,但是只要你坚持做,很快你就会有惊喜——吸收新的知识,掌握新的读书方法,这都会为你以后的快速成长铺平道路。
老师举的《杜月笙传》的例子我听懂了,是不是每本传记都可以学到东西?传记书也有很多类别,有的传记书会教给我们的实用的方法,有的传记书会让我们警醒,有的能提供一些借鉴,有的能让我们增加一些新的知识。
总之,我们要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从别人的传记中找到可以启发自己的内容。
有人说读书一定要有目的吗?这样多累啊!有目的的读书让你更有获得感,而这种获得感会给你带来愉悦的感觉。如果读每一本书你都有收获,你不但不会累,反而会更有阅读的热情。
五大类书读法:
一、干货:何意?何用?何价值?
二、文学:何意?何内涵?
三、传记:何人何事何智慧?总结体会道理,结合自身,活学活用。
四、科普:过三(语言、基础知识、逻辑推理)关,抓大(核心)放小(复杂细节)。
五、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抓住“神”。
其实这节课就是教大家对各类书籍的阅读:
第一掌握方法
第二学会选书
《阅读资料1》思考题:
1、节选的内容主要讲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两个方面:人性的特点喜好被赞美;并指出赞美应注意的七个问题。
2、请你用三句话概括以上的内容。
人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但赞美不是阿谀奉承,赞美是有技巧同时需要智慧的。
3、这些内容里,哪一点你最有共鸣?为什么?说说你的体会。
赞美需要智慧。正如书中所说,如果赞美太言过其实,没恰到好处,就会成为阿谀奉承。
《阅读资料2》思考题:
1、先试着用你习惯的方式读完这篇文章,你的感觉如何?
一大堆陌生的概念和理论,所以思想没办法聚焦,阅读的时候基本上是一扫而过。
2、忽略细节,快速读一下这篇文章,然后用三句话概括以上的内容。
介绍了黑洞的形成其实跟恒星的生命周期有关。并通过吹气球类比恒星的膨胀原理。最后,又以太阳作类比,告知大家恒星运行过程中会消耗掉巨大的能量,耗尽氢和其他核燃料。
3、试着用你自己的话,简单复述一下阅读材料里的内容。
黑洞的形成会消耗巨大的能量,这跟恒星的生命周期有关。恒星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不断膨胀,直到这种压力和外界引力相抵消实现平衡,气体都会停止收缩。这种表面的平衡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耗尽氢和其他核燃料,是太阳的50多倍。
导师解读:
大家如果逐字逐句去读的话,的确难度比较大。从理解的角度,生僻词语都是理解起来比较费力的。其实我们的大脑很聪明,它真的会帮助我们把最重要的东西挑出来。那如果通过我画出来的红线这种方式跳跃性抓住重点是不是会容易很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