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
刘裕在东晋末期的乱世中趁势崛起,先后平定孙恩、桓玄、刘毅、卢循、司马修之等势力,又灭桓楚、西蜀、南燕、后秦等国。他不仅统一了中国南方,同时也收复了山东、河南、关中等地,最终,在420年代晋灭宋,定都建康(今南京)。
南方进入了南朝时期,与北朝对峙,所以称南北朝。
刘裕以寒门庶族身份,依靠军功和手中握有的北府兵权,登上历史舞台。他和他周围的人们组成的寒人武士集团,开创寒人专权的局面。
刘裕对东晋以来的一系列弊政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主要有:一、整顿吏治。他罢黜或处死的官吏有很多是士族或皇族出身。他的亲信、功臣中有“骄纵贪奢,不恤政事”的,他也严厉惩罚,甚至处死。二、重用寒人。东晋时候,中央和州、郡的大权一直掌握在王、谢、庾、桓四大家族手中,选拔官吏,主要依靠门第。选出的官吏多是无才无识之辈。刘裕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设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刘牧之、檀道济等。三、继续实行“土断’,抑制兼并。刘裕在义熙九年(413年)再次实行”土断“政策。除南徐、南兖、南青三州都在晋陵(今江苏镇江、常州一带)界内,不在土断之列外,其余都依界土断。多数侨置郡、县被合并或取消。在户籍上,不再分土著和侨人。对于世家大族隐藏户口的,严厉清查。还禁止豪强禁锢山泽,乱收租税。人民可以任意砍柴捕捞。四、整顿赋税制度。免去了一些苛捐杂税,对于那些原来因战争需要被征发的奴隶也一律放还。
他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在父亲的基础上,继续推行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统治政策,终于出现了南北朝历史上第一个小康局面——元嘉之治。
(刘裕出身是庶族地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牛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