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4

今天公众号一篇推文爆单了,卖了60万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运营的利害,好的运营可以抵过上百个销售人员的成果。商品或服务的交易,核心是解决信任问题

人与人信任的构建基本源于沟通和了解,通过交流传播内容,重要的是把想传播的内容传递到受众那里,所以形式是不重要的,一对一可能会有更好的成交场景,但效率太低,而一对多地传播整体成交率会低一些,但效率大大提高,且可高效地反复传播

某些运营实际是高效的销售组合,例如新媒体运营,渠道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等。

运营的职责被划分为:拉新、留存、激活、转化

要想使运营有效地转为销售性质,只需要给一个承接转化的平台即可,例如小程序,电商店铺,网站。这时运营就可以围绕平台去做传播和内容,在传播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与用户的单方面沟通

拉新其实就像销售做陌拜,而且是高效低成本地进行。留存往往需要一些载体,我认为大多数方式并不能称为载体,例如普通的网站,网民基本不会有任何记忆点,就像盛水的瓢,只是承接作用,最终承载物应为可反复取水的“缸”

满足载体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可通过该载体再次与用户产生交流 2.用户使用频次足够高 3.内容传递便捷且廉价

常见的载体有公众号、社群、微博、抖音、快手、微信号、app

为什么不能把网站、小程序、电商店铺等划入?很明显,大多数使用频率不会高,这些都可作为承接物,但不能作为载体

承接物在整个运营流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就像去水缸中取水喝,总不能用头埋在水里面喝吧?还得有个瓢或者勺。这里的自有流量池不再等于私域流量运营了,像抖音就是在公域流量里做转化

销售了解的是个体,而运营了解的是人群,后者包含前者,这也是运营成交手段大多数不会高于销售的原因,因为营销套的是模板,而非千人千面,好处是更容易挖掘人群市场

两者其实有共同点,就是在激活与成交上,运用的手段都是类似的,在解决了信任的基础上,成交往往还差最后的购买借口

无非是稀缺、从众、互惠、对比等手段的运用,激活用户的关注,最后达成成交目的

但运营不是万能的,大多数时候都是面向个人的业务容易进行运营,因为体量大,销售额往往不至于大得不敢轻易做决定,且to c 的业务人群基本都是在固定范围内的

To b的业务就不能直接把运营当作销售来做了,原因是b端业务每个企业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同一个产品往往需要经过不同调整才能适应另外一家公司。非标品在运营上天生不占优势,必须得一对一沟通才能达到足以成交的信任

未来我大概率还是面向个人做业务,在深圳的好处是,运营基本不需要我培训,只要我选对合适的赛道,不断招聘成熟的运营,利润就能指数倍增长,且运营不会想销售那样,随着销售人数增多资源压力增大,导致无销售可做的局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干哪一行爱哪一行?你要想做好一个行业。首先你必须尊重他,必须喜欢他,不管每一种职业,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要有敬业精神,...
    ALady155阅读 177评论 0 3
  • 放手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其实,牙一咬,脚一跺,也就过去了,只是,你觉得,过不去的是自己的生活,于别人毫不相干!有人会...
    藍芷苡夢阅读 198评论 0 0
  • 学生生病也会传染,昨天和某生病,李敏请假回家,于某晚上请假,马某也来凑热闹,今天马某又来请假,事情越来越多,感觉学...
    静听花落之音阅读 129评论 0 1
  • 群公告 第二十八节 传播知识与参加社会生活 打卡时间:12月20日-12月21日 打卡内容: 1、传播知识与参加社...
    樱樱翔阅读 292评论 0 0
  • 中原焦点初级24期梅颖娟持续分享第444天 通过语言来解决当事人对问题的诠释,重新建构当事人对问题的描述,...
    b88f658a6c80阅读 102评论 0 0